问题 问答题

背景资料:

某矿井采用立井开拓方式,风井位于井田东部边界,主井装载系统位于副井运输水平上方,主、副井井筒深度基本相同,副井井底车场主要巷道及硐室布置如图1所示。矿井施工组织安排主井先于副井3个月开工,箕斗装载硐室与主井井筒同时施工,主、副井同时到底;短路贯通后,主井改为临时罐笼提升,副井进行永久装备,井底车场巷道及硐室施工组织网络计划如图2所示。

水文地质资料表明,预计矿井涌水量为中等,其中井底车场及附近主要巷道的涌水较多。在井筒施工过程

7中,由于未预先对含水层采取注浆等措施,致使主井井筒在通过含水层时发生突水事故,造成其在通过此含水层的施工中延误了3个月。副井吸取了主井施工的教训,终于按期到底。

主、副井同时到底后,应如何组织井底车场巷道及硐室施工?

答案

参考答案:

主副井同时到底后,井底车场巷道与硐室的施工组织是:

(1)主、副井首先短路贯通;

(2)保证矿井关键线路工程施工不间断;

(3)尽快形成改绞井筒的调车系统;

(4)加快临时设施和硐室施工;

(5)保证副井永久装备完成时相关巷道及硐室施工同步完成;

(6)保证巷道及硐室的连续施工。

解析:本题考察矿井建设二三期工程的施工组织。车场巷道施工顺序的安排除应保证主副井短路贯通与连锁工程项目不间断地快速施工外,同时还必须积极组织力量,掘进一些为提高连锁工程的掘进速度和改善其施工条件所必须的巷道。如:尽快形成环形运输系统,提高运输能力;沟通通风环路,改善通风条件,改变独头通风的困难;沟通排水系统,改善工作面掘进条件等。在组织井底车场硐室施工时,应考虑下列各因素:(1)与井筒相毗连的各种硐室(马头门、装载硐室、井底水泵房等)在一般情况下应与井筒施工同时进行,装载硐室的安装应在井筒永久装备施工之前进行。(2)各机械设备硐室的开凿顺序应根据使用先后和安装工程的需要来安排。如为早日利用永久排水设备常尽先施工井下变电所、水泵房和水仓;煤仓和翻笼硐室工程复杂,设备安装需时长,也应尽早施工。电机车库、消防列车库、炸药库等也应根据对它们的需要程度不同分别安排。(3)服务性的硐室,如等候室、调度室和医疗室等,一般可作为平衡工程量用。但为了改善通风、排水和运输系统,有时也应提早施工。(4)在车场内每掘到巷道或硐室的交叉点处,若不能一次筑成时,应向交叉道掘进5m长,一般可作为平衡工程量用。但为了改善通风、排水和运输系统,有时也可提早施工。

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