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综合题

(2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古代哲学中存有“变易”的优良传统,起源于殷周之际的《易经》,其基本思想之一就是变化发展。……韩非把历史演变过程分为上古、中古、近古以及当今之世几个阶段,提出了“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的社会变革论断。……唐代的柳宗元不自觉地承担起封建社会前期历史变易观的总结工作,形成重“势”的历史发展观,认为整个社会历史是一个自然发展的过程,它有着自己固有的不以人们的主观愿望为转移的客观必然趋势。

——摘编自赵璐、柴文华《论近代中国进化论的思想渊源》

材料二 中国古代变易思想始终未能摆脱直观性和猜测性的束缚,长期的小农生产和手工操作方式,闭关自守的生活方式,使我们的民族习惯于直观式经验思维,这种思维方式不注重思维的准确性与科学性。因此,中国古代的变易思想是建立在经验和直观的基础上,缺乏科学性,带有许多猜测的性质。

——赵璐《进化论与中国近代思想观念的变革》

材料三 资产阶级早期维新派的具有近代意义的变易进化历史观,是从古代传统的变易史观到近代历史进化论的一个中间环节。近代历史进化论的开创者是康有为。他的“三世”说(据乱世、升平世、太平世)是中国近代第一个历史进化论的理论体系,但它采取了传统经学的形式。严复的历史进化观则自觉地以达尔文进化论等近代自然科学为基础,摆脱了传统经学形式,更完全地具有了近代的形态。梁启超提倡新史学,鼓吹史学革命,把历史进化论进一步加以系统化,旗帜鲜明地反对了封建旧史学,批判了“一治一乱”历史循环论和其他非历史主义观点。

——邝柏林《从古代传统的变易史观到近代历史进化论》

(1)据材料一、二,概括中国古代变易观的特点,(6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积极影响。(2分)

(2)据材料一、二、三,概括说明中国古代变易观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发生了怎样的变化?(6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变化的原因。(8分)

答案

(1)特点:源远流长,随时代发展而不断丰富和完善(或有优良传统);服务于政治生活,深受生产方式的影响(或与政治经济紧密结合);肯定历史进化的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具有直观性和猜测性,缺乏准确性和科学性。积极影响:为中国古代和近代前期的改革,提供理论依据,推动中国社会发展。

(2)变化:由传统的变易史观发展为近代历史进化论;研究方法由直观走向科学;研究目标由封建体系向近代社会转化;适用范围由政治和哲学变为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等各个领域。原因:中国古代变易观的弊端;工业文明的冲击,进化论和社会达尔文主义的传播与影响;民族危机的加深;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中国知识分子对东西文化的融合与反思。

题目分析:

(1)根据材料一信息,中国古代哲学中存有“变易”的优良传统可知源远流长,而且发展丰富; 韩非把历史演变过程分为上古、中古、近古以及当今之世几个阶段,提出了“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的社会变革论断,可知服务于政治生活,为社会变革提供理论依据;“它有着自己固有的不以人们的主观愿望为转移的客观必然趋势”可知肯定历史进化的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根据材料二信息,“中国古代变易思想始终未能摆脱直观性和猜测性的束缚”,“中国古代的变易思想是建立在经验和直观的基础上,缺乏科学性,带有许多猜测的性质”回答。

(2)根据材料三信息,“从古代传统的变易史观到近代历史进化论的一个中间环节”“严复的历史进化观则自觉地以达尔文进化论等近代自然科学为基础,摆脱了传统经学形式,更完全地具有了近代的形态”“梁启超提倡新史学,鼓吹史学革命,把历史进化论进一步加以系统化,旗帜鲜明地反对了封建旧史学”概括回答,再结合近代历史背景,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主观因素、传统文化弊端等几个角度分析原因。

单项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