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综合

D湖泊(图甲)的湖面海拔约3800米,降水资料如图乙所示。D湖沿岸地区地形平坦,发现有大量古代农耕遗迹,包括相互交错的人工堆土高台、人工水渠(图丙),以及人工运河和水塘。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推测D湖沿岸地区气温的年变化、日变化特征,并简述原因。(4分)

(2)描述D湖沿岸地区降水季节分配特征(2分)。

(3)指出威胁D湖沿岸地区发展耕作业的主要气象灾害,说明该农耕系统对防治这些气象灾害的作用。(4分)

答案

(1)气温年较差小,因为地处热带,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变化小;(2分)气温日较差大,因为海拔高,空气稀薄,白天,大气消弱作用弱,增温快,夜晚大气逆辐射少,保温作用差,降温快。(2分)

(2)降水集中于夏季,冬季降水极少(干燥)(2分)

(3)洪涝和冻害。(1分)沟渠、水塘与高台交错,排水通畅有利于雨季防洪;灌溉方便有利于旱季抗旱;水面增加可减少气温日变化幅度,防止夜间低温冻害。(3分)

题目分析:

(1)由图可以看出,湖泊地处热带,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变化小,气温年较差小;但湖面海拔约3800米,海拔高,空气稀薄,白天,大气消弱作用弱,增温快,夜晚大气逆辐射少,保温作用差,降温快,所以气温日较差大。

(2)由其降水量图可以看出:10-次年4月降水多,5-8月降水极少;10-次年4月是南半球的夏季,D湖沿岸地区的降水集中于夏季,冬季降水极少。

(3)D湖地处热带降水季节变化明显,有热带草原气候特征;海拔高,高原气候特点;威胁D湖沿岸地区发展耕作业的主要气象灾害有洪涝和冻害。古代农耕修建的沟渠、水塘与高台交错,排水通畅有利于雨季防洪;灌溉方便有利于旱季抗旱;水的热容量大,水面增加可减少气温日变化幅度,防止夜间低温冻害。

多项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