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案例一]

背景


某高速公路M合同段,路面采用沥青混凝土,路线长19.2km。该路段地处平原地区,路基横断面以填方3~6m高的路堤为主,借方量大,借方的含石量40%~60%。地表层以黏土为主,其中K7+200~K9+800段,地表层土厚7~8m,土的天然含水量为40%~52%,地表无常年积水,孔隙比为1.2~1.32,属典型的软土地基。结合实际情况,经过设计、监理、施工三方论证,决定采用砂井进行软基处理,其施工工艺包括加料压密、桩管沉入、机具定位、拔管、整平原地面等。完工后,经实践证明效果良好。
在施工过程中,针对土石填筑工程,项目部根据作业内容选择了推土机、铲运机、羊足碾、布耠.机、压路机、洒水车、平地机和自卸汽车以及滑模摊铺机等机械设备。在铺筑沥青混凝土路面面层时,因沥青混凝土摊铺机操作失误致使一工人受伤,并造成设备故障。事故发生后,项目部将受伤工人送医院治疗,并组织人员对设备进行了抢修,使当天铺筑工作顺利完成。

问题:


本项目若采用抛石挤淤的方法处理软基是否合理请说明理由。

答案

参考答案:不合理。原因有:本路段软基深度较深、面积大(工程经济性较差),地表无常年积水、土质呈软塑状态(施工速度慢)。抛石挤淤法适用常年积水的洼地,排水困难;在特别软弱的地面上施工由于机械无法进入,或是表面存在大量积水无法排除时,适用于石料丰富、远距较短的情况。

解析: 软土地基处理施工方法有:基底开挖换土施工方法、砂垫层、反压护道、土工聚合物处治、抛石挤淤法、爆破排淤法、堆载预压法、砂井、袋装砂井、塑料排水板、粒料桩、旋喷桩、生石灰桩等。
抛石挤淤法是在路基底部抛投一定数量片石,将淤泥挤出基底范围,以提高地基的强度。这种方法施工简单、迅速、方便。适用常年积水的洼地,排水困难,泥炭呈流动状态,厚度较薄,表层无硬壳,片石能沉达底部的泥沼或厚度为3~4m的软土;在特别软弱的地面上施工由于机械无法进入,或是表面存在大量积水无法排除时;适用于石料丰富、运距较短的情况。
抛投片石的大小,随泥炭或软土的稠度而定。抛投顺序,应先从路堤中部开始,中部向前突进后再渐次向两侧扩展,以使淤泥向两旁挤出。当软土或泥沼底面有较大的横坡时,抛石应从高的一侧向低的一侧扩展,并在低的一侧多抛填一些。

单项选择题 案例分析题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