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案例二]
背景
某高速公路第五施工合同段地处城郊,主要工程为路基填筑施工。其中K48+010~K48+328段原为路基土方填筑,因当地经济发展和交通规划需要,经各方协商,决定将该段路基填筑变更为(5×20+3×36+5×20)m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箱梁桥,箱梁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40。变更批复后,承包人组织施工,上部结构采用满堂式钢管支架现浇施工,泵送混凝土。支架施工时,对预拱度设置考虑了以下因素:(1)卸架后上部构造本身及活载一半所产生的竖向挠度。(2)支架在荷载作用下的弹性压缩挠度。(3)支架在荷载作用下的非弹性压缩挠度。(4)由混凝土收缩及温度变化而引起的挠度。根据设计要求,承包人对支架采取了预压处理,然后立模、普通钢筋制作、箱梁混凝土浇筑、采用气割进行预应力筋下料;箱梁采用洒水覆盖养生;箱梁混凝土强度达到规定要求后,进行孔道清理、预应力张拉压浆,当灰浆从预应力孔道另一端流出后立即终止。箱梁现浇施工正值夏季高温,为避免箱梁出现构造裂缝,保证箱梁质量,施工单位提出了以下三条措施:(1)选用优质的水泥和集料。(2)合理设计混凝土配合比,水灰比不宜过大。(3)严格控制混凝土搅拌时间和振捣时间。
问题:
预应力筋下料工艺是否正确请说明理由。说明预应力张拉过程中应控制的指标,并指出主要指标。
答案
参考答案:预应力筋采用气割下料不正确:宜使用砂轮锯(砂轮切割机)下料。预应力张拉过程中应控制张拉应力和伸长值两项指标,以张拉应力控制为主(以伸长值作为校核)。
解析: 预应力筋下料:将力学性能和表面质量符合设计要求的预应力铜丝或钢绞线按计算长度下料,梳理顺直,编扎成束,用人工或卷扬机或其他牵引设备穿入孔道。预应力筋的下料长度要通过计算确定,计算应考虑孔道曲线长、锚夹具长度、千斤顶长度及外露工作长度等因素。后张法预制梁板施工时,预应力张拉采用应力控制,同时以伸长值作为校核。实际伸长值与理论伸长值之差应满足规范要求,否则要查明原因采取补救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