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价上亿的建筑,寿命应该在20-30 年,但很多城市建筑拆了建,建了拆,谈谈你的看法?
参考答案:造价上亿的建筑,寿命应该在20—30 年,却在许多城市建筑中拆了建,建了拆,这是一种严重浪费的现象,对于我国本不充足的经济发展资源来说,就不只是浪费的问题了,是对我国经济发展的严重阻碍。之所出现这种现象,我认为主要存在两大原因: 首先,经济发展观念存在问题。部分地区政府的经济发展观念还停留在追求GDP 数据上,不经过科学的规划和考察,盲目进行工程建筑开发,最后往往会导致建筑半途而废或者建好了却没有用,就等着被拆掉,从而进入拆了又建、建了又拆的怪圈。 其次,目前的政绩考核机制存在的漏洞。目前我国政府在政绩考核的时候更多地将地方的GDP 数据作为考察的最大标准,这种带有缺陷的考核标准导致许多地方官员为了早出政绩,为了虚高的GDP 数据而大兴土木,这也造成了“1-1=2”的怪现象,即:建一座建筑,拆一座建筑,得到的是两件政绩。 最后,对政府工作的监督、问责不到位。上亿元的建筑,说拆就拆,说建就建,这种随意拆建的行为,都是单凭领导个人喜好而没有进行科学的规划、听证的。缺少了监督,政府的行为就多了随意性而少了科学性;问责的不到位,政府部分领导干部就不会感觉到压力和责任。 针对以上问题,可以采取的措施有以下几点: 第一,转变经济发展观念,真正以实现经济的又好又开增长作为要求,不能片面求快而忽视了经济发展的质量。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政府领导干部加强学习,多在实践中将党的政策方针进行落实。 第二,改变政府干部的政绩考核机制,不能片面以GDP 数据为标准,还应该以城市居民的收入水平、城市的规划建设、城市的绿化环保等作为综合的考核标准。 第三,公开政府工作信息,让政府的工作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在监督渠道上要将党内监督和人大监督,政府专门机关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司法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等结合起来。 第四,要建立长期有效的听证制度,对于政府部门投资大的项目一定要进行广泛的征询意见,做好科学的规划,防止出现随意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