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20世纪中叶以来世界范围的教育改革运动中,出现了哪些新的教学方法

答案

参考答案:自20世纪中叶以来世界范围的教育改革运动中,各种各样新的教学方法不断出现,其中有一些带来了教学实践的显著变化,并且由此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1)发现学习。
美国教育家布鲁纳提出的教学方法。发现法的具体做法是,教师提出课题和一定的材料,引导学生自己进行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一系列活动,最后得到学习结果。
与讲授法相比,发现法对学习过程的关注超过对学习结果的关注,也就是说要求学生主动参与到知识形成的过程中去,否则,学习结果将无法得到。
发现法的优势在于,由于学生在发现的过程中必须进行持续的、全面的智力活动,他们的智力也就因此获得发展,这是讲授法所难以企及的。发现法的弱点在于,对于同样的教学内容,花费的时间要比讲授法多出许多,这是它无法完全取代讲授法的重要原因。同时,发现法对于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引导学生自己获得学习结果比之直接讲解不仅需要教师有更高的教学水平,而且也使得教师的教学更加紧张和具有挑战性。因此,虽然人们对发现法评价很高,但在实践过程中往往要同其他教学方法结合进行。
(2)探究一研讨法。
探究一研讨法与发现法有密切联系,在实质上也基本一致。这种方法在一些发达国家被普遍应用。探究一研讨法没有十分严格的程序,但十分注重利用发展心理学所提供的关于儿童不同认识阶段的特征,由此形成了一些十分突出的特点。
①从具体材料引发学习经历。
②通过集体交流和研讨促进学习。
③鼓励学生的语言表达。
④肯定学生在学习中所犯错误的意义。
(3)纲要信号图式教学法。
这是前苏联教师沙塔洛夫在自己30年的教学实践基础上创立的。所谓纲要信号图式是一种由字母、单词、数字或其他信号组成的直观性很强的图表,是教学辅助根据。它通过各种“信号”提纲挈领、简明扼要地把需要重点掌握的知识表现出来。有时一张图表仅由几个信号组成,有时一张图表可以包括教科书中二三节甚至四五节课的内容。
应用纲要信号图式法,大大提高了教学的效率。纲要信号图式法的突出作用,在于使教学有效地贯彻了理论知识起主导作用的原则,为发挥学生各方面的潜能提供了可能性。
这一方法的具体运用包括以下六个阶段:
①按照教材内容详细讲解教学内容。
②出示纲要信号图式,进行第二次讲解,突出重点,分析难点,指出各部分之间的逻辑关系,并加以概括。
③把小型的“图式”发给每个学生进行消化。
④要求学生课下按“图式”进行复习。
⑤在下一次课上,让学生根据记忆,在各自的练习本上画出图式。
⑥让学生在课堂上按图式回答问题。
(4)暗示教学法。
这是保加利亚医学博士卢扎诺夫创立的教学方法,在20世纪60至70年代在欧洲、前苏联、美国、加拿大都产生了巨大反响,尤其在外语教学方面,被公认为创造了奇迹。
暗示教学法是建立在不同于以往的教学理论基础之上的。暗示教学法的基本原理是:广泛利用环境的暗示信息,充分利用人的可暗示性,使理智与感情统一,有意识功能和无意识功能统一,尤其是调动和发掘大脑无意识领域的潜能,使学生在愉快气氛中不知不觉地接受信息。
暗示教学法的具体做法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①善于激发学生的动机,设置能够诱发学生学习潜力的外部环境,充分考虑学生个性的完整性,尽可能彻底地消除学生的紧张心理,尊重学生,帮助学生确立自信。在暗示教学的环境中,一反教室的常规,不用课桌,而是将几十把椅子排成半圆形,教室还选择让人感觉松弛、舒适的颜色装饰。
②用跨学科的观点,按课题编制较大的教学单元,加强教学的整体逻辑的感情效果。
③充分利用各种艺术手段,采用音乐、舞蹈、戏剧、电影等单项或综合的艺术形式配合教学的进行。在学生为戏剧表演等做准备而阅读教材——主题对话时,用微小的音量播放背景音乐,通常是柔和舒缓的古典音乐,据说这样能够使人的大脑处于最佳的记忆状态。而在正式表演时则根据“剧情”的需要,用较大的声音播放其他精选的音乐,以强化表演者的印象。
(5)范例教学法。
范例教学即发端于1951年秋季蒂宾根会议。范例教学的主要倡导者是德国著名教育家、教学论专家瓦根舍因和克拉夫斯基,他们提出了若干范例教学的基本理论观点。研究认为,范例的基本特征有三个:即基本性、基础性和范例性。
范例教学的一般程序包括四个步骤。
①范例性地阐明“个”的阶段。
②范例性地阐明“类型”和“类”的阶段。
③范例性地掌握法则性、范畴性关系的阶段。
④范例性地获得关于世界(以及生活)关系的经验。
(6)非指导教学法。
罗杰斯提出了非指导性教学,这是由他的“非指导性治疗”演变过来的。根本目的在于,使学生通过自我反省活动及情感体验,在融洽的心理气氛中自由地表现自我、认识自我,最后达到改变自我、实现自我。罗杰斯强调,“非指导性”仅仅是对传统的指导性教学的否定,并不等于取消指导。传统的指导性教学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注重知识和技能,采取比较固定的步骤;而非指导性教学则以学生为中心,不重视技术,只重视态度,主要是移情性理解,无条件尊重和真诚。非指导教学重视作为个体的学生自己具有生长的可能性。在非指导教学中,教师的角色由指导者变成了促进者。
非指导教学的基本特征如下:
①极大地依赖于个体成长、健康与适应的内驱力,坚决排除各种有碍于学生成长和发展的障碍。
②强调情感因素,强调教学情境的情感方面而不是理智方面。要求教学要尽可能直接进入学生的情感世界,而不是借助理性的方法去干预或重组学生的情感。
③强调学生“此时此刻“的情形,而不关心他过去的情感和经验。
④强调人际接触和人际关系在教学中的地位。

单项选择题
问答题 简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