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简述两税法的内容与意义。

答案

参考答案:唐德宗建中元年(780年),在宰相杨炎的建议和推动下,唐王朝对国家税收体制做出重大调整。在继承先前地税和户税征收精神的前提下,废止已陷入困境中的租庸调制,改行统一按每户的实有田亩和资产征税,每年分夏秋两次交纳,是为两税法。杨炎建议推行的两税法,实质上是以户税和地税来代替租庸调的新税制。 两税法的主要内容是:(1)取消租庸调及一切杂徭、杂税,但保留丁额。(2)不分主户(当地土著户)、客户(外来户),一律以当时居住地为准登入户籍,交纳赋税。(3)不再按丁征税,改为按资产和田亩征税。根据资产定出户等,按户等征收户税,定税计钱,折钱纳物,即以钱计算税额,折合成实物交纳;根据田亩数量征收地税,地税以大历十四年(779年)的垦田数字为准,交纳谷物。(4)没有固定住处的行商也要纳税。税额初为其收入的三十分之一,后改为十分之一,(5)每年分夏、秋两次征收,夏税要在6月交完,秋税要在11月交完。(6)“量出制入”。中央根据财政支出的需要先做预算,定出总税额,分配到各地征收,全国没有统一的税率。 两税法是一种比较适应当时情况及历史发展趋势的制度。它与当时土地高度集中,大多数农民失去土地成为佃户以及商品经济不断发展的情况相适应。两税法由主要按丁口征税转向主要按土地和资产征税,这是中国封建经济的新发展在赋税制度上的反映,是封建税制的一个重要改革,是税制的一大进步。 两税法的进步意义:(1)此法把租庸调和各种杂徭、杂税合并,建立了统一的税制,在一定时期内,既保证了国家的财政收入,也使人民的负担有所减轻。(2)此法规定官僚、贵族、客户、不定居的商人都要纳税,这就扩大了税源。又此法规定按土地资产的多少征税,比租庸调不管居民有多少土地资产,一律按丁征税合理。这样的一些做法,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赋税集中在贫苦农民身上的不合理状况。(3)此法关于定税计钱、折钱纳税的规定,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 两税法存在的弊病:实行两税法后,土地兼并由于不再受任何限制而越发严重。两税法规定量出制入,致使税额不断增加,而且后来两税之外又增加了许多苛捐杂税。两税法规定户税钱要折合成布帛交纳。后来由于货币不足,出现了“钱重物轻”的现象,即货币增值,物价下跌,致使纳税者的实际负担增加。

材料分析题

某校高一(1)班同学在学习时,读到了温 * * * * 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这样一段论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首要任务是发展农业生产,使农业持续增产,农民持续增收,提高农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他们结合所学的《政治生活》知识,对此展开了探究。

同学们经过调查发现:四川省绵阳市农业科技示范区的农民住着贷款建起的别墅,却在为一日三餐发愁;福建省漳州市平和县坂仔镇西坑村号召农民建起别墅,成为当地政府大力宣传的明星“小康村”,但西坑村却因此欠下了130多万元贷款,成为当地百姓沉重的负担;新疆昌吉市北沟一村村民们已无力归还为建别墅而欠下的贷款,有的不得不卖掉别墅来还债;浙江省永康市荆山夏村推出了“家家都有别墅住”的村民别墅工程,并声称要做“全国一流”的样板村,结果农民别墅群不仅成了烂尾楼,而且还负债8000多万元……。他们还发现,这些地方的政府表面上看似有“权威”,实际上在群众中早已名誉扫地。

请你运用所学政治生活知识,说明材料中的政府应该如何真正树立起自己的权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