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0分)
材料1:工业发展阶段判别标准。
指标 | 工业化 初期 | 工业化 中期 | 工业化 后期 | 后工业 化时期 |
人均GDP (美元) | 728~ 1 456 | 1 456~ 5 460 | 5 460~ 13 104 | 13 104 以上 |
指标 | 山区 | 东翼 | 西翼 | 珠江三 角洲 | 全省 平均 |
人均GDP (美元) | 2 441 | 2 442 | 2 754 | 9 855.2 | 5 965 |
(1)根据材料1分析,广东省大致处于工业化______阶段,珠江三角洲处于工业化__________阶段,东西两翼及山区处于工业化__________阶段。广东省内的工业化发展存在明显的__________。(4分)
(2)你认为广东省实施产业、劳动力双转移战略,将对广东省产业结构、产业分工、
生态保护三方面带来哪些有利影响?(6分)
(1)后期 后期 中期 地区差异 (4分)
(2)①促使产业结构调整:珠三角通过产业转移进行产业调整,实现第二次产业升级,并使第三产业得到发展和提升;
②粤东、粤西和粤北加快了工业化进程,并优化第一、二产业,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
③促使产业分工和合作:促进广东全省的产业分工与合作,推动区域经济的一体化。
④加大生态保护:使珠三角地区的环境压力得到缓解、改善。(6分)
题目分析:(1)直接根据表格数据,广东省的全省平均GDP水平约5965美元,符合工业化后期的主要指标。珠江三角洲的GDP9855.2,符合工业化后期的指标。东西两翼及山区的GDP约2400—2700美元,符合工业区中期的指标。由此反映了该地区工业化发展的明显差异。(2)调用课本关于产业转移对区域经济、生态环境等方面的影响分析,主要从①对产业迁出区,珠三角地区的产业升级、经济发展和环境的优化等方面分析;②对边远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发展和环境的压力等方面分析,③产业分工方面主要从区域产业分工和产业合作,加强整体竞争能力等方面分析。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学生只要能抓住表格的基本信息,并能调用产业转移、区域经济联系等方面的内容分析,注意知识的迁移应用和转移,对于此类试题,学生应在平时的学习中加强对课本基础知识的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