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甲公司为上市公司,有关投资业务资料如下:
(1)甲公司与乙公司资料如下:
①2008年12月2日,甲公司与AC公司签订协议。协议规定,甲公司受让AC公司所持乙公司30%的股权,转让价格300万元。
②2009年1月2日取得投资时,以银行存款支付300万元,取得投资时乙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1100万元。被投资单位仅有一项无形资产的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不相等,除此以外,其他可辨认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公允价值相等。该无形资产原值为150万元,已计提摊销75万元,乙公司预计尚可使用年限为5年,净残值为零,按照直线法摊销;甲公司经评估确定该无形资产公允价值为200万元,甲公司预计其剩余使用年限为5年,净残值为零,按照直线法摊销。
③取得该项股权后,甲公司在乙公司董事会中派有1名成员,参与乙公司的财务和生产经营决策。
④2009年2月,甲公司将本公司生产的一批产品销售给乙公司,售价为34万元,成本为26万元。至2009年12月31日,该批产品仍未对外部独立第三方销售。
⑤乙公司2009年度实现净利润80万元。
(2)甲公司与丙公司资料如下:
①甲公司与丙公司的控股股东AD公司签订股权转让协议。以丙公司2009年3月1日经评估确认的净资产为基础,甲公司定向增发本公司普通股股票给AD公司,AD公司以其所持有丙公司80%的股权作为支付对价。
②甲公司于2009年5月31日向AD公司定向增发500万股普通股股票(每股面值1元),并于当日办理了股权登记手续。2009年5月31日甲公司普通股收盘价为每股8.3元。
③甲公司为定向增发普通股股票,支付佣金和手续费50万元;对丙公司资产进行评估发生评估费用3万元。相关款项已通过银行存款支付。
④甲公司于2009年5月31日向AD公司定向发行普通股股票后,即对丙公司董事会进行改组。改组后丙公司的董事会由9名董事组成,其中甲公司派出6名,丙公司章程规定,其财务和生产经营决策须由董事会半数以上成员表决通过。
⑤2009年5月31日,以2009年3月1日评估确认的资产、负债价值为基础,丙公司可辨认资产、负债的公允价值及其账面价值如下表所示:

资产负债表(部分内容)

编制单位:丙公司 2009年5月31日 单位:万元

项目 账面价值 公允价值
固定资产 2100 3150
无形资产 500 1250
股本 1000
资本公积 500
盈余公积 215
未分配利润 1485
所有者权益合计 3200

丙公司固定资产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未来仍可使用25年。丙公司无形资产,未来仍可使用14年。摊销方法及预计净残值不变。假定丙公司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均为管理使用;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预计净残值为零,均采用直线法。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的折旧 (或摊销)年限、折旧(或摊销)方法及预计净残值均与税法规定一致。 (3)2009年6月至12月间,甲公司和丙公司发生了以下交易或事项: ①2009年6月,甲公司将本公司生产的某产品销售给丙公司,售价为60万元,成本为 40万元。丙公司取得后作为管理用固定资产并于当月投入使用,预计使用年限为10年,预计净残值为零,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 ②2009年7月,甲公司将本公司的某项专利权以40万元的价格转让给丙公司,该专利权在甲公司的取得成本为30万元,原预计使用年限为10,至转让时已摊销5年。丙公司取得该专利权后作为管理用无形资产使用,尚可使用年限5年。甲公司和丙公司对该无形资产均采用直线法摊销,预计净残值为零。 ③2009年11月,丙公司将其生产的一批产品销售给甲公司,售价为31万元,成本为 23万元。至2009年12月31日,甲公司将该批产品中的一半出售给外部独立第三方,售价为19万元。 ④至2009年12月31日,甲公司尚未收回对丙公司销售产品及转让专利权的款项合计 100万元。甲公司对该应收债权计提了5万元坏账准备。 (4)甲公司、丙公司个别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甲公司个别资产负债表中对乙公司长期股权投资已经按照企业会计准则规定进行确认和调整)。

资产负债表

2009年13月31日

项目 甲公司 丙公司
资产:
货币资金 2500 600
应收账款 3500 1800
存货 3100 1400
长期股权投资 5150 0
固定资产 4700 2150
无形资产 1400 760
递延所得税资产 110 15
资产总计 20460 6725
负债
短期借款 1600 850
应付账款 2500 1400
长期借款 1200 950
递延所得税负债 100 25
负债合计 5400 3225
所有者(股东)权益:
股本 3000 1000
资本公积 4000 500
盈余公积 900 245
未分配利润 7160 1755
所有者权益(股东)权益合计 15060 3500
负债和所有者(股东)权益总计 20460 6725

利润表(简表)

2009年 单位:万元

项目 甲公司 丙公司(6—12月)
一、营业收入 12500 4000
减:营业成本 9000 2800
销售费用 450 250
管理费用 500 360
财务费用 300 80
资产减值损失 400 40
加:投资收益 100 0
二、营业利润 1950 470
加:投资收益 200 100
减:营业外支出 120 170
三、利润总额 2030 400
减:所得税费用 600 100
四、净利润 1430 300

(5)其他有关资料如下:
①甲公司与AD公司在交易前不存在任何关联方关系,合并前甲公司与丙公司未发生任何交易。甲公司取得乙公司股权前,双方未发生任何交易。
②各个公司的所得税税率均为25%,甲公司合并丙公司为应税合并。
③除给定情况外,假定涉及的有关资产均未发生减值,相关交易或事项均为公允交易,且均具有重要性。
④甲公司和丙公司均按净利润的10%提取法定盈余公积,不提取任意盈余公积。
要求:

编制甲公司对乙公司长期股权投资及确认投资收益相关的会计分录。同时计算甲公司对乙公司长期股权投资在2009年12月31日的账面价值;

答案

参考答案:编制甲公司对乙公司长期股权投资及确认投资收益相关的会计分录。同时计算甲公司对乙公司长期股权投资在2009年12月31日的账面价值
借:长期股权投资气乙公司(成本) 300
贷:银行存款 300
借:长期股权投资——乙公司(成本) (1100×30%-300)30
贷:营业外收入 30
调整后被投资单位乙公司实现净利润中甲公司应享有的份额:[80-(200/5-75/5)-(34-26)]×30%=14.1(万元)
借:长期股权投资——乙公司(损益调整) 14.1
贷:投资收益 14.1
2009年12月31日甲公司对乙公司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330+14.1=344.1(万元)

单项选择题

The question of whether war is inevitable is one which has concerned many of the world’s great writers. Before considering this question, it will be useful to introduce some related concepts. Conflict, defined as opposition among social entities directed against one another, is distinguished from competition, defined as opposition among social entities independently striving for something which is in inadequate supply. Competitors may not be aware of one another, while the parties to a conflict are. Conflict and competition are both categories of opposition, which has been defined as a process by which social entities function in the disservice of one another.

Opposition is thus contrasted with cooperation, the process by which social entities function in the service of one another. These definitions are necessary because it is important to emphasize that competition between individuals or groups is inevitable in a world of limited resources, but conflict is not. Conflict, nevertheless, is very likely to occur, and is probably an essential and desirable element of human societies.

Many authors have argued for the inevitability of war from the premise that in the struggle for existence among animal species, only the fittest survive. In general, however, this struggle in nature is competition, not conflict. Social animals, such as monkeys and cattle, fight to win or maintain leadership of the group. The struggle for existence occurs not in such fights, but in the competition for limited feeding areas and for occupancy of areas free from meat-eating animals. Those who fail in this competition starve to death or become victims to other species. This struggle for existence does not resemble human war, but rather the competition of individuals for jobs, markets, and materials. The essence of the struggle is the competition for the necessities of life that are insufficient to satisfy all.

Among nations there is competition in developing resources, trades, skills, and a satisfactory way of life. The successful nations grow and prosper; the unsuccessful decline. While it is true that this competition may induce efforts to expand territory at the expense of others, and thus lead to conflict, it cannot be said that war-like conflict among nations is inevitable, although competition is.

The phrase " function in the disservice of one another " (Para. 1)most probably means()

A. betray each other

B. harm one another

C. help to collaborate with each other

D. benefit one another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