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材料分析题

材料一:泱泱中华,五千文明,漫长的岁月为中 * * 沉淀了厚重的文化底蕴,也凝练成了经久不衰的传统文化,铸就了永垂不朽的民族精神。2011年12月17日下午,首届中国非遗园(合肥·自贡)国际灯会艺术节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园盛大开幕。始于唐宋,被称为“天下第一灯”的自贡灯会将为广大市民带来一场美轮美奂、流光溢彩的视觉盛宴。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长1500米。按1:1比例再现的“清明上河图”巨型实景彩灯,市民穿梭其中,仿佛跨越时空,在繁华的古街小巷感悟千年文化。

材料二:据上海市一份调查显示,有26℅的人每周花5-10小时来收听流行音乐,而有61℅的人平时不收听收看中国传统戏剧;有33℅的人平均每周花5-10小时用于学英语,而花费同样时间在学习中国古典文学上的人,仅占总人数的10℅。还有我们习以为常却又令人痛心疾首的场景:年轻人嚼着汉堡,玩着魔兽,热衷COSPLAY,却往往背不全一首唐诗。

阅读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材料二分别说明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为中学生,我们应该怎样培养自己的民族文化素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合肥具有代表性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或传统文化的名称。(至少两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一句凸显合肥魅力的城市标志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材料一说明了中华传统文化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瑰宝;材料二说明了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正在逐渐流失,需要加以继承和保护。

(2)传承民族文化是历史赋予我们的光荣职责和神圣使命;课堂学习、课外阅读、艺术欣赏、社会调查、参观古迹、访问民俗……了解和感悟民族文化的方式多种多样,增强民族文化素养要靠主动学习和自觉汲取。

(3)逍遥津、包公祠、蜀山烈士陵园等。

(4)“略”

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

材料一:要实现统一,就要有个适当方式,所以我们建议举行两党平等会谈,实行第三次合作,而不提中央与地方谈判。双方达成协议后,可以正式宣布。但万万不可让外国插手,那样只能意味着中国还未独立,后患无穷。     

-----1983年6月25日邓 * * 讲话

材料二:实现祖国统一,是海峡两岸中国人的神圣责任,也是全世界所有热爱祖国的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合则两利,离则两伤;捐弃前嫌,携手并进。

------1990年6月11日江 * * 的讲话

材料三:关于台湾问题,胡 * * 指出,当前台海局势仍十分复杂敏感。“台独”势力的分裂活动是两岸关系紧张的根源,是台海地区和平与稳定的最大威胁。反对“台独”、遏制“台独”势力的冒险活动,符合中美双方和亚太地区国家的共同利益。

-----2004年10月25日胡 * * 会见美国务卿鲍威尔

材料四:目前两岸关系正处在历史发展的关键点上,两岸不应陷入对抗的恶性循环,而应步入合作的良性循环,共同谋求两岸关系和平稳定发展的机会,互信互助,再造和平双赢的新局面,为中 * * 实现光明灿烂的愿景。

-----2005年4月28日胡 * * 与连战共同发布“两岸和平发展共同愿景”

请回答:

(1)材料一中,邓 * * 对两岸关系提出了怎样的主张?

(2)请概述国共两党在民主革命时期两次合作的史实和作用。

(3)根据材料指出两岸统一最大的障碍是什么?结合材料谈谈你关于两岸关系的愿景。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