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简答题

叙述葡萄膜炎的病因与发病机制。

答案

参考答案:

(1)感染因素细菌、真菌、病毒、寄生虫、立克次体等可直接侵犯葡葡膜、视网膜、视网膜血管或眼内容物,引起炎症,也可诱发抗原抗体及补体复合物而引起葡萄膜炎,还可通过病原体与人体或组织的交叉反应(分子模拟)而引起免疫反应和炎症。感染可为内源性和外源性(手术或外伤后)。

(2)自身免疫因素正常眼组织中含有多种致葡萄膜炎的抗原,如视网膜S抗原、光感受器间维生素A类结合蛋白、黑色素相关抗原等。在机体免疫功能紊乱时,可出现对这些抗原的免疫反应,引起葡萄膜炎。

(3)氧化损伤机制任何原因所致氧自由基代谢产物大量增加,都可以直接导致组织损伤和葡萄膜炎,还可诱导其他炎症介质的释放,加重炎症反应。

(4)花生四烯酸代谢产物的作用花生四烯酸在环氧酶作用下,形成前列腺素和血栓烷A,在脂氧酶作用下形成白三烯等炎症介质,引起炎症反应。手术或外伤以及理化刺激和药物等引起的早期炎症反应,主要与此有关。

(5)免疫遗传机制已发现多种类型的葡萄膜炎与特定的HLA抗原相关,如关节强直性脊椎炎伴发的葡萄膜炎与HLA-B27及亚型HLA-B2704,Vogt-小柳原田综合征与HLA-DR4、HLA-DRw53及HLA-DQAl*0301、DR4*0101DRBl*0405和DQBl*0401等亚型;Behcet病与HLA-B5、HLA-B51等,都密切相关。

31.简述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的治疗原则。

答案:

显示答案正确答案:治疗可分下列几方面(1)用抗病毒制剂无环鸟苷粉针剂250mg,静滴每日3次,治疗10~14天,以后逐渐减量。(2)抗凝剂可选用肝素,也可选用小剂量的阿司匹林口服125~650mg/d。(3)糖皮质激素在抗病毒治疗的同时可选用泼尼松lmg/(kg·d)口服治疗,1周后逐渐减量。(4)激光光凝及手术光凝对预防视网膜脱离有一定作用。发生视网膜脱离时,多需要做玻璃体手术,以挽救患眼。

填空题

(12分)向体积为2L的固定密闭容器中通入3molX气体,在一定温度下发生如下反应:

2X(g)Y(g)+3Z(g)

(1)经5min后反应达到平衡,此时测得容器内的压强为起始时的1.2倍,则用Y的物质的量浓度变化表示的速率为             。

(2)若上述反应在甲、乙、丙、丁四个同样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在同一段时间内测得容器内的反应速率分别为:甲v(X)=3.5mol/(L・min);乙v(Y)=2mol/(L・min);丙v(Z)=4.5mol/(L・min);丁v(X)=0.075mol/(L・s)。若其它条件相同,温度不同,则温度由高到低的顺序是(填序号)            

(3)若向达到(1)的平衡体系中充入氩气,则平衡向             (填"左"或"右"或"不")移动;若向

达到(1)的平衡体系中移走部分混合气体,则平衡向          (填" 左 " 或 " 右 " 或 " 不")移动。

(4)若在相同条件下向达到(1)所述的平衡体系中再充入0.5molX气体,则平衡后X的转化率⑷与⑴的

平衡中的X的转化率相比较              

A.无法确定

B.⑷一定大于⑴

C.⑷一定等于⑴

D.⑷一定小于⑴(5)若保持温度和压强不变,起始时加入X、Y、Z物质的量分别为amol、bmol、cmol,达到平衡时仍

与(1)的平衡等效,则a、b、c应该满足的关系为                        

(6)若保持温度和体积不变,起始时加入X、Y、Z物质的量分别为amol、bmol、cmol,达到平衡时仍

与(1)的平衡等效,且起始时维持化学反应向逆反应方向进行,则c的取值范围应该为              

填空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