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填空题

白色的粉末A,加入B后变成蓝色溶液.向其中加入试剂C,生成白色沉淀硫酸钡.过滤后向滤液中加入试剂D,得到蓝色沉淀E.再次过滤,滤液是氯化钠溶液.根据以上现象判断:C______,E______.(写出物质的化学式)

答案

滤液和D反应会生成蓝色沉淀和氯化钠,依据复分解反应的原理可知,反应物为CuCl2 和NaOH溶液,而滤液中是蓝色溶液和C反应的结果中有色的部分,所以一定含有铜离子,而D只能是氢氧化钠,则滤液就是氯化铜.蓝色溶液和C反应会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铜,所以蓝色溶液是硫酸铜,C是氯化钡,A是无水硫酸铜,B是水.所以A

无水硫酸铜,B为水,C为氯化钡,D为氢氧化钠,E为氢氧化铜.故答案为:BaCl2,Cu(OH)2

单项选择题 A1型题
问答题 案例分析题

某办公楼工程,地下1层,地上12层。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预应力管桩基础。建设单位与施工总承包单位签订了施工总承包合同,合同工期为29个月。按合同约定,施工总承包单位将预应力管桩工程分包给了符合资质要求的专业分包单位。

施工总承包单位提交的施工总进度计划如图2—11所示(时间单位:月),该计划通过了监理工程师的审查和确认。

合同履行过程中,发生了如下事件:

事件1:专业分包单位将管桩专项施工方案报送监理工程师审批,遭到了监理工程师拒绝。在桩基施工过程中,由于专业分包单位没有按设计图纸要求对管桩进行封底施工,监理工程师向施工总承包单位下达了停工令,施工总承包单位认为监理工程师应直接向专业分包单位下达停工令,拒绝签收停工令。

事件2:在工程施工进行到第7个月时,因建设单位提出设计变更,导致G工作停止施工1个月。由于建设单位要求按期完工,施工总承包单位据此向监理工程师提出了赶工费索赔。根据合同约定,赶工费标准为18万元/月。

事件3:在H工作开始前,为了缩短工期,施工总承包单位将原施工方案中H工作的异节奏流水施工调整为成倍节拍流水施工。原施工方案中H工作异节奏流水施工横道图如图2—12所示(时间单位:月)。

事件1中,监理工程师及施工总承包单位的做法是否妥当?分别说明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