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多项选择题

关于资源税计税依据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A.纳税人自产自用的天然气,以自用数量为计税依据

B.纳税人对外销售的原煤,以销售数额为计税依据

C.纳税人以自产原盐加工精制后销售的,以销售数量为计税依据

D.纳税人自产自用的铁矿石,以实际移送使用数量为计税依据

答案

参考答案:A,B,D

解析: C中精制盐不属应税资源产品,自产原盐才是应税资源产品,其资源税课税数量为移送使用的原盐数量而不是销售的精制盐数量。

单项选择题
问答题 案例分析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发端于唐宋之际的海洋发展路向,表明我国传统社会的运行轨迹开始出现了由“头枕三河、面向草原”到“头枕东南、面向海洋”的历史性转折,到宋代出现了“诸蕃惟市舶仅通”的局面,海上对外贸易极其繁盛。东起日本、朝鲜,西到地中海和非洲东部沿岸,欧洲、非洲、亚洲50多个国家与中国有贸易往来.宋代中国是亚洲一支最活跃的力量,以中国为中心,与欧洲和非洲连接在一起的亚洲多边贸易网络初具规模,指南针在地中海投入使用,大大促进了地中海交通和对外贸易的繁荣。

材料二据《明实录》载,明太祖朱元璋对中书省说:“其朝贡无论疏数,厚往而薄来可也。”又说:“朕以海道,可通外邦,故尝禁其往来。”明成祖说:“商税者,国家抑逐末之民,岂以为利。今夷人慕义远来,乃侵其利,所得几何,而亏辱大体多矣。”自成化十二年(1476年)正月起至次年三月止,赏赐贡使等项苎丝37558匹,而全国司库每年额造仅25741匹。据《皇明世法录》载,明政府下令:“凡将马牛、军需……私出外境货卖及下海者,杖一百……物货船车并入官……若将人口、军器出境及下海者,绞”,后又下令:“片板不许入海……”。

材料三中国在西方文艺复兴时期的大部分时间里,其本身就是一个世界,一个尽可能不与外界往来的世界,然而,尽管除知识名流外,其他中国人对外部世界不感兴趣,但外部世界却对中国兴趣甚浓。哥伦布航行的目标就是契丹,麦哲伦旅行的主要结果是马尼拉这块殖民地的建立,而到中国传教则成为耶稣会士的荣耀……作为一个有名无实的闭关国家,有着甚至更为封闭的儒家思想的明代中国,正在丧失它的自主性.开始依附于一个非它所创造的世界体系。

(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唐宋之际我国外贸路径变化的主要原因及其世界意义。

(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影响明朝海外贸易的主要因素。

(3)依据材料二、三并结合当时的世界形势,评述明朝的对外贸易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