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选择题

甲午战争之后,“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成为流行用语,在新式学堂及学会均以其作为办学及创会的口号,然而新式学堂及学会的教学内容与发展目标,却偏重于西学或新学。形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最可能是因为新式学堂及学会的创办人

A.多半是接受西方新式教育的留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较为陌生

B.多对中国传统文化抱持否定的态度,认为它会阻碍西学的发展

C.多为外国人士或在华传教士,自然会偏重于西学或新学的引介

D.多以“中学为体”作为对付保守势力攻击学堂及学会的挡箭牌

答案

答案:D

题目分析:该题考查学生对近代思想演变的阶段特征的掌握能力。题中关键信息是“甲午战后”,材料大意为学堂或学会在表面上的口号和真正教学的内容上出现不一致。结合19世纪末思想界的特点是维新思想为潮流,所以A、B、C三项的说法不正确,D项符合题意。

单项选择题
填空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