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多项选择题

[案例三] 2010年4月,某市劳动行政部门在对A公司进行例行检查时,发现A公司存在以下问题:
(1)2009年9月1日,张某发现A公司未依法为其缴纳社会保险费,当日通知A公司解除劳动合同。张某自2001年1月1日起开始在A公司工作,张某的月平均工资为5000元。
(2)2009年4月10日,王某发现A公司未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提供劳动保护,当日通知A公司解除劳动合同。王某自2003年10月1日起开始在A公司工作,王某的月平均工资为4000元。
(3)2009年10月1日,A公司与赵某5年期的劳动合同到期,赵某向A公司提出维持原劳动合同的条件续订劳动合同,遭到A公司的拒绝。赵某自2004年10月1日起在A公司工作,赵某的月平均工资为8000元。
(4)2009年11月11日,谢某因严重违反A公司的规章制度,A公司当日通知谢某解除劳动合同。谢某提出,由于A公司未提前30日书面通知自己解除劳动合同,A公司应额外支付其1个月的工资,并要求A公司对其进行经济补偿。
(5)2009年12月1日,A公司书面通知正在哺乳期的郑某解除尚未到期的劳动合同。郑某自2004年1月1日起在A公司工作,郑某的月平均工资为3000元。
已知:上述所有劳动者的月平均工资既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也不高于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3倍。
要求:根据劳动合同法律制度的规定,分别回答下列小题。

根据本题要点(1)所提示的内容,下列选项中,叙述符合规定的有( )。

A.因A公司未依法为张某缴纳社会保险费,张某可以随时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

B.如张某提出解除劳动合同,A公司无需向张某支付经济补偿金

C.如张某提出解除劳动合同,A公司应当向张某支付经济补偿金,经济补偿金的计算年限自2001年1月1日起算

D.如张某提出解除劳动合同,A公司应当向张某支付10000元的经济补偿金

答案

参考答案:A,D

解析: 选项A中,用人单位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劳动者可以“随时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所以,选项A的叙述是正确的;选项B中,用人单位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劳动者有权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应支付经济补偿金。所以,选项B的叙述是不正确的;选项C中,用人单位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经济补偿金的计算年限自2008年1月1日起算;而在其他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况下,经济补偿金的计算年限自双方建立劳动关系时起计算。所以,选项C的叙述是不正确的;选项D中,经济补偿金的计算年限自2008年1月1日起算,在本题中,补偿年限为2年(6个月以上不满1年的,按1年计算),A公司应当向张某支付10000元(2个月×月工资5000元)的经济补偿金。所以,选项D的叙述是正确的。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AD。

判断题
问答题 简答题

某省国家税务局在2015年4月对食品生产企业2014年增值税缴纳情况进行专项稽查,根据计划布署,要求各个相关企业于2015年4月底前进行自查,并将自查报告以书面报告形式报所在县(或市)税务稽查局。2015年4月18日某县食品生产企业的财务人员找到信达税务师事务所的税务师李娜,要求对企业的增值税缴纳情况进行代理审查,出具增值税纳税情况鉴证报告,并代为撰写向县税务稽查局的自查报告,同时表示此项业务的报酬可以不通过税务师事务所而直接付给李娜个人。按照税务师执业的有关要求签订协议后,李娜及其辅助人员于2015年4月18日~2015年4月25日对该食品生产企业2014年增值税纳税情况进行审核,发现该生产企业经常从农民、集贸市场的小商贩处购进农产品,开具了农产品收购发票,抵扣了进项税额,此外该生产企业还从一家蔬菜批发企业购进蔬菜,由于自2012年1月1日起蔬菜在批发环节免征增值税,生产企业未能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因此该生产企业根据蔬菜批发公司开具的普通发票注明的买价和13%的扣除率计算抵扣进项税额;购进原材料和销售产品取得的运输发票货物运输业增值税专用发票,运输企业开具的运费结算单据企业都抵扣了进项税额。

(1)此项业务李娜能否个人收款?并简述理由。

(2)食品生产企业增值税缴纳中存在何种问题?

(3)食品生产企业负责人要求李娜在鉴证报告和自查报告中对企业存在的问题不予反映,李娜在执业时应如何处理?

(4)在上问的基础上,如果李娜在代其出具自查报告和鉴证报告时未如实反映上述问题,双方应当承担何种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