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单项选择题

在中国传统观念中,雕塑一直未被看作是与绘画同等的艺术形式;在中国传统学术中,也只有“画学”而没有“雕塑学”,历史上的这种不重视,造成19世纪末20世纪初,大量具有较高史料研究价值的石雕作品流失海外。而今天,新兴收藏家们的目光也只停留在艺术品的财富表象上。因此使用元、明、清三代的铜塑金佛像价格一路飞涨,而面对那些真正体现中国雕塑文化及历史风貌的高古石雕时,他们表现的都有些畏畏缩缩,举棋不定,这难免让人觉得遗憾。 这段文字主要谈论的是:()。

A.观念上重视雕塑艺术的意义 

B.目前收藏家不成熟的心态 

C.高古石雕在中国不受重视的原因 

D.雕塑收藏价格与价值背离的状况

答案

参考答案:C

解析:

解析 第一步,读文段找到主旨句 文段前半部分,通过中国传统观念和中国传统学术中雕塑的地位,说明历史上对石雕作品的不重视。紧接着述说当今石雕亦未受重视的原因。“因此”因果关联词引出文段主旨即真正体现中国雕塑文化及历史风貌的高古石雕不受重视,让人遗憾。 第二步,选择与主旨含义相同的选项 C项,“高古石雕在中国不受重视的原因”是对原文因果关系文段的凝练概括,为正确选项。A项为无中生有,B项未抓住文段重点,文段重点并非谈雕塑艺术家的心态而是分析高古石雕在中国不受重视的原因。D项亦非文段重点内容。故本题答案为C项。 考点:表面主旨题

综合题

(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人类创造文明财冨的重大特征之一是它的共享性。通过交流和传播,一个民 族、国家或地区的发明创造往往成为各族人民、乃至人类共享的财富。另一个特征是,从全 球范围来看,历史上从来没有一个地区永远是施惠者;同样,也不会有一个地区永远处于受 惠者地位。……16〜18世纪,世界开始聚焦中国,而中国却未走向世界。然而文明的交流 却仍以它的自身惯性和自己的规则持续地进行着。

材料二  1854〜1868年的14年,日本出版有关炮术、用兵、筑城(军事工程)方面的译 著达2 6 2部。但也并非只研究军事,学习西方文明的范围逐渐扩大到了物理、化学、天文、地 理、数学等自然科学。值得注意的是,一些洋学家开始涉足向来被视为禁区的社会科学和政 治思想领域。

1842〜1872年,中国政府被迫签订76项不平等条约,而西方则从中国攫取了 22项重 大特权……中国的半殖民地化日益加深。

——以上材料均摘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材料三 文明史观认为,一部人类社会发展史,从本质上说就是人类文明演进的历史。 从横向看,人类文明史的内涵包括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从纵向看,人类文明经历 了渔猎采集时代、农业文明时代(包括新石器时代、青铜时代、铁器时代)、工业文明时代(包 括手工工场时代、蒸汽时代、电气时代和信息时代)。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变的过程,就 是现代彳匕的过程。

(1) 概括材料一中马克垚的主要观点。(分)以近代中国为例,阐释“文明的交流却仍以它 的自身惯性和自己的规则持续地进行着”的含义。(分)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日本主动学习西方文明的背景。(分)

(3) 根据材料三,结合材料一、二,谈谈你对世界文明发展与交流的认识。(9分)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