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单项选择题

最新研究显示,所谓“好胆固醇”也许并非真的那么好。研究引用大量基因资料、发现俗称“好胆固醇”的高密度蛋白型胆固醇(HDL)水平即使升高,对降低心脏病的风险并不低于天生HDL水平较低的人士。如果HDL真的有助于降低心脏病风险,前者患心脏病的机会应该较低。没有参与研究的学者对相关结果感到不安。 下列哪项最适合做这段文字的标题?

A.遗传因素与心脏病 

B.心脏病研究的新发现 

C.“好胆固醇”或并不存在 

D.胆固醇对心脏病的影响

答案

参考答案:C

解析:解析 文体风格属于说明文。说明对象是“好胆固醇”,所以正确答案应该围绕“好胆固醇”展开,文段第一句也交代了,所谓“好胆固醇”也许并非真的那么好,可知C项最符合题意。 考点:标题选择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

董文炳,字彦明,俊之长子也。父殁时年始十六,率诸幼弟事母。母有贤行,治家严,笃于教子。文炳师侍其先生,警敏善记诵,自幼俨如成人。岁乙未,以父任为藁城令。同列皆父时人,轻文炳年少,吏亦不之惮。文炳明于听断,以恩济威。未几,同列束手下之,吏抱案求署字,不敢仰视,里人亦大化服。

县贫,重以旱蝗,而征敛日暴,民不聊生。文炳以私谷数千石与县,县得以宽民。前令因军兴乏用,称贷人,而贷家取息岁倍,县民蚕麦偿之。文炳曰:“民困矣,吾为令,义不忍视也,吾当为代偿。”乃以田庐若干亩计与贷家,复县闲田与贫民为业,使耕之。于是流离渐还,数年间,民食以足。

朝廷初料民,令敢隐实者诛,籍其家。文炳使民聚口而居,少为户数。众以为不可,文炳曰:“为民获罪,吾所甘心。”民亦有不乐为,文炳曰:“后当我。”由是赋敛大减,民皆富完。旁县民有讼不得直者,皆诣文炳求决。文炳尝上谒大府,旁县人聚观之,曰:“吾亟闻董令,董令顾亦人耳,何其明若神也!”时府索无厌,文炳抑不予。谗之府,府欲害之,文炳曰:“吾终不能剥民求利也。”即弃官去。

小题1: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乃以田庐若干亩计与贷家直:通“值”,价钱

B.复县闲田与贫民为业籍:借助

C.文炳曰:“后当我。”德:感激

D.或谗之府,府欲害之中:诬蔑小题2: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县民蚕麦偿之是君子远庖厨也

B.前令因军兴乏用,称贷人王无异百姓之以王为爱也

C.征敛日暴,民不聊生信见疑

D.民亦有不乐为南冥,天池也小题3:下列句子编为四组,都能表现董文炳爱民举动的一组是(  )

①文炳明于听断,以恩济威         ②文炳以私谷数千石与县

③复籍县闲田与贫民为业,使耕之    ④于是流离渐还,数年间,民食以足

⑤文炳使民聚口而居,少为户数     ⑥吾终不能剥民求利也

A.①⑤⑥

B.②③⑤

C.①②④

D.②③⑥小题4:下列对原文的分析与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董文炳十六岁时父亲死去,他带着几个弟弟侍奉母亲,小的时候就如同成年人一 样。

B.董文炳为官有术,恩威兼施,很短的时间就让官府中的人都敬畏他。

C.董文炳为政仁爱,曾因征集军需向私人借贷,后又不忍心拿百姓的蚕和麦子去偿还高额利息,于是将自己的家财田亩作价还给了放贷的人。

D.有人向州府说董文炳的坏话,州府中也有人想陷害他,加上他不想剥夺老百姓来给自己谋私利,于是最终他干脆弃官而去。小题5: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7分)

⑴朝廷初料民,令敢隐实者诛,籍其家。(3分)

⑵旁县民有讼不得直者,皆诣文炳求决。(4分)

问答题 简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