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论述题

民俗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答案

参考答案:

一,社会性。是指民俗是人们在共同的社会生活中所形成的和约定的风俗习惯。这种风俗习惯,既有地域性,又具有民族性。所以民俗的社会性,也是指其群体性。

二,集体性。首先是民俗事象的产生,是集体创造的结果。或者是由个人创造,经集体的响应、丰富发展而来。其次集体性是指民俗的传承依靠集体的行为来完成,集体的创造和传承,是民俗在流传上的突出特点。

三,类型性。又叫模式性。是指民俗事象在其表现形式上的特点,也是民俗事象中带支配力的主流部分。它为社会的成员所共同遵守,并且成为约束其行为的标准。

四,传承性。民俗是一种历史持久的,由社会所传递的文化形式,是一种以传统的方式出现且大规模的时空文化的连续体,因而具有传承性。民俗的传承性主要表现在传承过程内容和形式上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也体现了某一民俗的历史发展,即纵向的延续。

五,播布性。民俗具有空间地域上传播的特点,体现了民俗的横向传播。有两种方式:一是非常时期的民俗传播,如战争、灾荒、瘟疫流行等原因,迫使一个民族的人群发生大规模的迁徙,由一个地方迁入另一个地方;二是和平坏境中进行的传播,这时民俗文化的交流通常采用采借的方式进行,造成某一民俗文化向不同的地区和民族扩散。民俗横向传播,由可能形成一定的民俗文化圈。

六,变异性。民俗的变异性是指民俗事象在流传的过程中,由于受到社会的、政治的、生活的种种因素的影响而产生的内容和形式上的变化,这种变化从民俗产生的时候就已经存在了。民俗变异是普遍现象。

七,历史性。又叫时代性,民俗发展在时间方面所表现出来的特征。

八,地方性。又叫地理特征或乡土特征。指民俗发展在空间上(地域上)的特征。各地民俗存在一些差异,故而形成了民俗的地方性。

名词解释
问答题

黄河公司为工业企业,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其有关资料如下:
(1)产品、材料销售价格中均不舍增值税。
(2)按实际成本核算,逐笔结转销售成本。
(3)2010年12月1日有关科目余额如下:

科目名称借方余额科目名称贷方余额
库存现金600短期借款360000
银行存款580000应付票据30000
应收票据40000应付账款160000
应收账款300000应付职工薪酬3000
坏账准备-6000应交税费12500
其他应收款9000长期借款1000000
原材料40000实收资本2000000
周转材料50000盈余公积100000
库存商品60000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1214100
长期股权投资700000
固定资产3890000
累计折旧-760000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30000
无形资产6000
合计4879600合计4879600
(4)黄河公司2010年12月发生如下经济业务:
①12月1日,销售给甲公司一批产品,销售价格50000元,产品成本40000元。产品已经发出,开出增值税专用发票,款项尚未收到。为了及早收回货款,双方约定的现金折扣条件为:2/10,1/20,n/30(假定计算现金折扣时不考虑增值税)。12月16日黄河公司收到甲公司的货款。
②12月5日,购入原材料一批,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金额为400000元,增值税68000元。材料已经到达,并验收入库。企业开出不带息商业承兑汇票。
③12月15日对外销售一批原材料,销售价格300000元,材料实际成本110000元。材料已经发出,开出增值税专用发票。款项已经收到,并存入银行。
④12月25日出售一台不需用办公设备。设备账面原价210000元,已提折旧34000元,已提减值准备为30000元,出售价格200000元。出售设备价款已经收到,并存入银行,假定不考虑增值税。
⑤12月31日计提存货跌价准备3000元,计提无形资产减值准备300元。
⑥摊销无形资产1000元;计提管理用固定资产折旧15000元。
⑦本年度所得税费用和应交所得税为28550元;计提法定盈余公积8565元。
(5)2010年应收账款年初余额为256000元,存货年初余额为223000元,2010年营业收入为412500元,营业成本为66250元。
要求:

中的资产负债表及资料(5),计算下列财务指标(列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有小数的,保留两位小数):
流动比率;资产负债率;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