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某工程,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按照《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签订了施工承包合同。合同约定:工期6个月;A、B工作所用的材料由建设单位采购;合同价款采用以直接费为计算基础的全费用综合单价计价;施工期间若遇物价上涨,只对钢材、水泥和骨料的价格进行调整,调整依据为工程造价管理部门公布的材料价格指数。招标文件中的工程量清单所列各项工作的估算工程量和施工单位的报价见表1,该工程的各项工作按最早开始时间安排,按月匀速施工,经总监理工程师批准的施工进度计划见图3。

施工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1:施工单位有两台大型机械设备需要进场,施工单位提出应由建设单位支付其进场费,但建设单位不同意另行支付。

事件2:建设单位提供的材料运抵现场后,项目监理机构要求施工单位及时送检,但施工单位称:施工合同专用条款并未对此作出约定,因此,建设单位提供的材料,施工单位没有送检的义务,若一定要施工单位送检,则由建设单位支付材料检测费用。

事件3:当施工进行到第3个月末时,建设单位提出一项设计变更,使D工作的工程量增加2000 m3。施工单位调整施工方案后,D工作持续时间延长1个月。从第4个月开始,D工作执行新的全费用综合单价。经测算,新单价中直接费为160元/m3,间接费费率为15%,利润率为5%,计税系数为3.41%。

事件4:由于施工机械故障,G工作的开始时间推迟了1个月。第6个月恰遇建筑材料价格大幅上涨,造成F、G工作的造价提高,造价管理部门公布的价格指数见表2。施工单位随即向项目监理机构提出了调整F、G工作结算单价的要求。经测算,F、C工作的单价中,钢材、水泥和骨料的价格所占比例均分别为25%、35%和10%。

问 题

事件1中,建设单位的做法是否正确?说明理由。

答案

参考答案:

事件1中,建设单位的做法正确。

理由:大型机械设备进场费属于建筑安装工程费用构成中的措施费,已包括在合同价款中,施工单位没有理由提出由建设单位支付其进场费的要求。

填空题

(Ⅰ)将铜丝的一端绕成螺旋状,在酒精灯外焰加热,冷却后变黑。再在酒精灯上将该铜丝加热至红热状态。 如右图所示,趁热插入到试管里的氯化铵晶体中,在试管中出现白烟。冷却后取出铜丝,可看到铜丝变成光亮的紫红色。回答下列问题:

⑴解释“当红热的铜丝插入氯化铵晶体中,出现白烟”的原因(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⑵灼热的氧化铜在氯化铵中变成单质铜,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II)2008年,我国的航天事业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航天员翟志刚顺利实现了太空行走。在航天发射时,肼(N2H4)及其衍生物常用作火箭推进剂。

⑴N2H4·H2O能发生类似NH3·H2O的微弱电离,使溶液显示弱碱性,该电离分两步,写出第一步电离的方程式                         

⑵在实验室中,用N2H4·H2O与NaOH颗粒一起蒸馏,收集114~116℃的馏分即为无水肼。

①在蒸馏过程中不需要的仪器是                (填序号字母)。

A.酒精灯

B.长直玻璃导管

C.锥形瓶

D.冷凝管 E.牛角管(接液管)    F.蒸馏烧瓶      G.酸式滴定管

②除上述必需的仪器外,还缺少的玻璃仪器是               

⑶肼能使锅炉内壁的铁锈(主要成分Fe2O3)变成磁性氧化铁(Fe3O4)层,可减缓锅炉锈蚀。若反应过程中肼转化为氮气,每生成1molFe3O4,需要消耗肼的质量为             g。

问答题 简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