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我永远追求安静的工作和简单的家庭生活。为了实现这个理想,我竭力保持宁静的环境,以免受人事的干扰和盛名的拖累。

  我深信,在科学方面我们有对事业而不是对财富的兴趣。当皮埃尔·居里和我考虑要不要在我们的发现上取得经济利益时,我们都认为不能违背我们纯粹研究的观念。因而我们没有申请镭的专利,也就抛弃了一笔财富。我坚信我们是对的。诚然,人类需要讲究现实的人,他们在工作中获得很多的报酬。但是,人类也需要梦想家——他们受事业的强烈的吸引,既没有闲暇也没有热情去谋求物质上的利益。我的惟一奢望是在一个自由国家中,以一个自由学者的身份从事研究工作。我从没有把这种权益视为理所当然,因为在二十四岁以前,我一直居住在被占领和蹂躏的波兰。我估量过在法国得到自由的代价。

1、指出下面划线的“这个”和“这种”所指代的内容。

 ①为了实现这个理想。(  )

 ②我从没有把这种权益视为理所当然。(  )

2、“没有申请镭的专利”这件事体现了作者怎样的生活态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坚信我们是对的”中“坚信”一词可否换成“相信”?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说“人类需要寻求现实的人”“人类也需要梦想家”。根据文段内容,你认为居里夫人属于哪一种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怎样理解“我的惟一奢望,是在一个自由国家中,以一个自由学者的身份从事研究工作”这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①追求安静的工作和简单的家庭生活。

②在一个国家中,以一个自由学者的身份从事研究工作。(意对即可)

2、简单的家庭生活,纯粹的科学研究。(意对即可)

3、不可以。“坚信”是坚决相信,语意比“相信”重,更能说明作者的生活态度。(意对即可)

4、属于“梦想家”。(意对即可)

5、作者的意思是希望国家能给予她最大的自由,让她能不受干扰地从事科研工作。(意对即可)

单项选择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文,完成1—4题。

乐观

王清铭

  ⑴我曾经重新诠释“乐观”一词。乐观,就是从欢乐的角度去看待世界。     

  ⑵面对玫瑰花,说花中暗藏刺的是悲观者,乐观的人从棘手的刺上看到鲜艳的玫瑰花瓣。     

  ⑶生活是一面镜子,你涕泗滂沱,它也潸然泪下;你笑靥如花,生活中的花朵就全部变成你的笑容。

  ⑷一场弥漫的大火将爱迪生的实验室化为灰烬,爱迪生却伫立在浓烟和废墟中,平静地看着蔓延的火势,他的脸在火光摇曳中闪亮。他对家人说:灾难自有它的价值,我们以前所有的错误都被大火烧了个一干二净.感谢上帝,这下我们可以从头再来了!三个星期后,他着手推出第一部留声机。

  ⑸柳宗元的朋友王参元遭了火灾,柳宗元写信道贺——从另外的角度看,坏事何尝不是一件好事?乌云的上面,就是阳光。

  ⑹苏东坡被贬谪到黄州,道中遇雨,同行的人狼狈如落汤鸡,只有他竹杖芒鞋,犹如骑马驰骋,吟啸徐行,从容逍遥。“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有雨正好,可以雨中漫步,让料峭的春风醒酒。走过这雨,“山头斜照却相迎”。苏东坡从欢乐的角度来看待雨,所以能够“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⑺谁的人生没有碰上几场淋漓的雨呢?最重要的是要坚信前方的山头有太阳照耀。苏东坡用阳光一般的心情化解了人生历程中的磨难。

  ⑻美国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也是一个善于从欢乐的角度看待问题的人。一天,他的家里被盗,失去了很多东西,于是,不少朋友写信安慰他。而罗斯福则回答他们说:“我现在很平安,感谢上帝。因为,第一,贼偷去的是我的东西,而没有伤害我的生命;第二,贼只偷去我部分东西,而不是全部;第三,最值得庆幸的是,做贼的是他,而不是我。”

  ⑼生活,的确需要一些开朗和豁达,要善于在不利之中,找出对自己有利的一面。

  ⑽作家契诃夫也有快乐绝招:如果火柴在衣袋里烧起来了,那你应该庆章——感谢上帝,多亏自己装的不是烈性炸药;如果手指被刺扎了,那你应该高兴——不错呀,这根刺没有扎在眼睛里……

  ⑾影响我们人生的:不是坚如磐石的环境,而是我们攀登的脚步。举步维艰的时候,我们还有最后的一种自由:选择自己的态度!把石头踩在脚下,你就比石头更坚韧。

  ⑿海到无边天作岸,山登绝顶我为峰。把自己当成最高的山峰,不只是气魄,更是一种看待问题的角度。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⑷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采用这种论证方法有什么好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为本文补充一个正面论据。(事例论据或道理论据,皆可)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了本文,你受到了怎样的启发?请谈谈你的感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