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试分析功利主义的“最大幸福原则”与孔子“忠恕之道”之间的差别
答案
参考答案:孔子提出的“忠恕之道”中的“忠”,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所强调的是怎样使人最大限度地有利于人。这一学说以社会道德为基础和指向。它没有顺应人现实存在的自利本性,因而缺乏实现的根基,很难在现实中得到实现。(2分)功利主义的“最大幸福原则”,即“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原则”,要求行为者使自己的行为给行为所及的最大多数人带来最大幸福。这一原则以个人的幸福为基础和指向。(2分)它们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两大方面:a、“忠”的出发点是他人,成己是为了成人,而功利主义原则的出发点是自己,利他是为了利己。(3分)B、“忠”的原则强调成己成人,以爱人本身为终极目的;功利原则强调求福避祸,以幸福而不是美德或德性作为行为的最终目的。(3分)功利主义原则远没有孔子的“忠”原则纯洁和高尚,但这种原则承认人的自然本性,顺应人的自然倾向,并在此基础上引导人们把个人的利己倾向与社会的利他要求有机的结合起来,以有效地实现自己的功利与幸福。因此,功利原则具有亲近性、可行性,从而容易得到普遍认同和信守。(3分)孔子的“忠”原则只注重人的社会本性,忽视了人的自然本性,甚至力图通过社会本性的实现来压抑自然本性的实现,因此具有隔离性、空想性,难以得到普遍奉行。(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