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综合

读“我国东南沿海某地地形剖面图”,回答下列问题。

(1)填表:将下列选项的字母填入相应的空格内(每空填一项):

 甲地乙地丙地丁地戊地
适宜的农业生产方式     
A.水产养殖与捕捞                            B.发展林木业

C.果树栽培                                  D.捕捞生产

E.种植业                                    F.放牧业

(2)如果采用不合理的利用方式,可能会发生水土流失的地方是___________________地;可能会产生沙化现象的地方是__________________地。

(3)为了减少灾害和保护环境,在沿海地带应__________________林。

答案

(1)B C E A D

(2)乙 丙

(3)营造海防

图示为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区域内不同地点自然条件有一定的差异,适于从事不同的农业生产活动;高山地区可发展林木业,平原地区发展种植业,低丘地区发展林果业,沿海滩涂可发展养殖和捕捞业。

选择题
论述题

(60分)作为中国重要边陲的西南地区近几年自然灾害频繁,给当地人民的社会经济生活带来了深远的影响。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10年8月12日至20日,四川省部分地区降大到暴雨。期间共发生较大规模的地质灾害75处(其中滑坡30处,崩塌6处,泥石流39处),绵竹市的清平乡、映秀县和都江堰龙池镇受灾尤为严重。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材料二 川蜀自古多名士,汶川就是传说中的大禹的故里。但在汶川地震中,川蜀大地上诸多沉积千年的人文历史古迹遭遇了一场大劫难,许多名胜古迹伤痕累累......截止2010年5月19日,四川省128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65处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另有119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遭受损伤。四川省文物局副局长赵川荣在接受《南方日报》记者采访时说:“这是建国后对文物造成损失最大的一次天灾。”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表示,除了修复文物建筑,国家文物局将会“有目的地保存一些地震后的古迹遗址”。

材料三云南2010年遭遇百年一遇的全省性特大旱灾,预计全省春季作物将因灾减产50%以上,甘蔗减产20%以上。灾区人们在积极组织自救,打井寻找水源,用新的科学栽种方式育苗,以便气候条件具备时随时移栽等。

(1)运用认识论知识,谈谈如何看待农业生产中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与气候变化的关系(10分)

(2)百年大旱所带来的,不仅仅是经济影响,也有民生问题;抗旱救灾,不仅仅是国家政府所为,企业和每个公民都应当有所作为。请分析上述观点体现的经济道理(1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