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再别康桥

①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

②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

③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④那榆荫下的一潭,不是清泉,

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⑤寻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⑥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别离的笙箫;

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⑦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

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1、在第①节中,诗人连用了 三个“轻轻的”,有什么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品析“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划线词的妙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招摇”在这里是什么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诗中诗人在康河里泛舟寻梦时的景物描写很有特点,试找出诗歌最精彩的两处说说好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这首诗的第①节和最后一节结构基本相同,这样的好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连用三个“轻轻的”,给人一种清风徐来,悄无声息的感觉,使我们仿佛看到诗人踮起脚尖,像清风一样飘来,又悄无声息荡去;对母校万千离愁在招手之间,幻成了“西天的云彩”。(意对即可)

2、“金”字写出了夕阳映照下的柳树绿中泛黄的特有色彩,与水面交相辉映。“艳影”指美丽的倒影,写出了柳树倒映水中的情景。(意对即可)

3、“招摇”在这里是贬词褒用,是“招引别人注意”。(意对即可)

4、作者将“河畔的金柳”大胆想象成“夕阳中的新娘”,使无生命的景物化做有生命的人--温润可人,艳丽妩媚的新娘;将清澈的潭水比做“天上的虹”,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自己在康河里泛舟寻梦的情景。(意对即可)

5、首尾呼应,渲染离愁别绪的氛围,给全诗蒙上了一层忧伤的面纱,创造出一种特有的离别之美。(意对即可)

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