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选择题
我国某地形区面积为10.89×104 km2,1月份均温为-16.4℃,7月均温为21.9℃。下图示意该地形区1954年和2005年土地利用构成情况,读表回答下列问题。
年份 | 耕地 | 林地 | 草地 | 城乡工矿用地 | 沼泽地和滩涂 | 其他 |
1954 | 15.9% | 38.18% | 9.13% | 0.43% | 32.74% | 3.61% |
2005 | 51.17% | 31.63% | 3.86% | 1.94% | 8.81% | 2.59% |
①地势低平,排水不畅 ②地势高,气温低,蒸发弱
③冻土广布 ④开发历史较短,人烟稀少
A.①③
B.②④
C.③④
D.①②小题2:与20世纪50年代相比,目前,该地区农业生产面临的突出问题是
A.劳动力短缺
B.低温冷害更严重
C.人均耕地面积减少
D.洪涝灾害更频繁
答案
小题1:A
小题2:D
题目分析:
小题1:该地形区1月份均温为-16.4℃,7月均温为21.9℃,太湖平原1月均温在0℃以上,山东丘陵距离秦淮线(我国1月0℃等温线通过)不远,1月气温不会达到-16.4℃,所以该地区最有可能是三江平原。我国三江平原沼泽广布的自然原因是纬度较高,气温较低,蒸发微弱;地势低平,排水不畅;土壤中冻土阻挡了水的下渗,所以形成了沼泽,④所述不属于自然原因,故排除。
小题2:与20世纪50年代相比,该地区林地、草地、沼泽地和滩涂明显减少,而耕地面积增加,城乡工矿用地增加;由于沼泽和滩涂面积减少,蓄水功能下降,所以洪涝灾害更频繁。与20世纪50年代相比,劳动力更多了,目前该地区农业生产面临的问题,不会低温冷害更严重,由于湿地减少,洪涝灾害更频繁,所以选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