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诗歌赏析。
      黑人谈河流
        休斯
我了解河流:
我了解像世界一样古老的河流,
比人类血管中流动的血液更古老的河流。

我的灵魂变得像河流一般深邃。

晨曦中我在幼发拉底河沐浴。
在刚果河畔我盖了一间茅舍,
河水潺潺催我入眠。
我瞰望尼罗河,在河畔建造了金字塔。

当林肯去新奥尔良时,      
我听到密西西比河的歌声,      
我瞧见它那浑浊的胸膛   
在夕阳下闪耀金光。  

我了解河流:      
古老的黝黑的河流。         
我的灵魂变得像河流一般深邃。
1.诗中的“河流”指的是什么?诗人想借此表达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人具体写了哪几条河流?这些河流各有何深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何理解“我的灵魂变得像河流一样深邃”一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首诗的思维逻辑顺序是什么?请简要概括一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河流”是个高度凝练的意象。我们可以将其理解为历史的象征。黑人对河流的追溯,就是对自身历史的追溯,就是对祖先和故土的寻根。

2.诗人写到的河流有:幼发拉底河,因为这里曾诞生过灿烂的古代文明;刚果河,是非洲流域面积最大的河流。尼罗河,是世界最长的河流,也诞生过灿烂的古代文明。密西西比河,是北美最大的河流,林肯在担任美国总统时,废除了奴隶制,使美国的黑奴获得解放。

3.此句可理解为由于黑人对“河流”(历史)的见证,人类文明、文化的成果都在黑人的“灵魂”里有所积淀。这句诗,是作者代表全体黑人发出的自豪宣言;黑人种族是有着悠久传统的种族,而此句前后两次出现,在结构上也要构成前后呼应。

4.这首诗的艺术构思是跳跃的,但又有着严密的思想逻辑。我们如果仔细分析诗歌。似乎可以判断出这样一种思维逻辑:我认识河流——它亘古如斯,比人类久远——我在河流的哺育下发展、繁殖,河流是我生存的见证——生活折磨了我,教育了我,我的思想、灵魂和河流一样深沉。

(意对即可)

材料题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请用一句话概括本段文字的观点。 

  河南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和贵州赤水等6个因“色如渥丹,灿若明霞”而命名的丹霞地貌近日被联合国世界遗产委员会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至此中国拥有的世界遗产数增加到40处。

  把“申遗”看成是搞旅游开发,“申遗”成功后拿世界遗产当做“摇钱树”,在我国不乏先例。敦煌莫高窟“申遗”成功后,游客数量猛增,由此带来的二氧化碳排放过多和文物见光过度,许多壁画出现变色剥落现象。申遗成功的短短几十年间,莫高窟遭受的入为损坏超过了过去千余年的自然侵蚀。

  实际上,“杀鸡取卵、竭泽而渔”式的开发,也是难以长久并需要付出惨痛代价的。上世纪末湖南武陵源风景区“申遗”成功后,短短几年间景区内冒出宾馆、饭店、棚点等违规建筑达30余万平方米。被世界自然遗产委员会“黄牌”誓告后,景区为“摘牌”将这些建筑物全部拆除,花费高达10亿元人民币,比已获得的经济收益高出数倍。

  遗产蕴藏的美学与科研等价值,都难以用金钱来衡量。保护世界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是每一个缔约国应尽的责任。世界遗产所在的国家,更是不能抛弃“保护、保存、展出和遗传后代”的责任。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