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单项选择题


李先生和太太张女士都是收入很高的IT行业人员,目前有一个7岁的孩子。李先生和太太准备近两年买一套高档别墅,并在11年后退休,同时为孩子准备一笔教育基金。另外,他们还有其他一些家庭目标需要进行规划。以下是李先生的家庭情况和理财目标等信息。
一、案例成员
家庭成员年龄职业身体状况
李先生34IT行业人员
李太太34IT行业人员
李小小7小学一年级学生
二、收支情况
                          表1 家庭收支情况 (单位:元)
收入备注
本人工资税前收入18000216000按年均10%增长,到45岁退休
配偶工资税前收入12000144000按年均10%增长,到45岁退休
收入合计30000360000
支出
生活支出
基本生活开支10000120000包括本人、太太和小孩
旅游30000
保险6000
本人所得税
配偶个人所得税
三、资产负债情况
                          表2 家庭资产负债情况 (单位:元)
资产资产备注
金融资产
活期存款25000
定期存款45500018万人民币和4万美元(汇率为6.85)合计
股票250000按现值估计
基金50000按现值估计
非金融资产
自住房产900000还剩3万元按揭贷款余额
汽车230000按现值计算
资产合计1910000
负债(元)负债备注
银行贷款30000自住房按揭贷款余额
资产净值1880000
四、理财目标
1.建立家庭应急基金,满足可能出现的紧急支出需要;
2.近两年购买250万元的别墅;
3.孩子满18岁时,即11年后,为孩子准备100万元的教育基金;
4.45岁退休时,即11年后,准备200万元养老金;
5.其它可能目标:赡养父母、换车、增加购车、旅游休闲等等。
五、假设条件
1.通货膨胀及日常生活支出年均增长率:3%;
2.退休前本人及配偶收入的年均增长率:10%;
3.子女教育及退休基金年均收益率:10%;
4.财富积累投资的年均收益率:10%;
5.房产预期年均增值率:3%。

目前中国面临很大的通货膨胀压力,对此,理财规划师对李先生的建议不合理的是( )。

A.选择储蓄存款

B.投资黄金

C.将金融性资产转为实物性资产

D.积极规避通货膨胀风险

答案

参考答案:A

解析: 在通货膨胀下,储蓄存款并不是合理的选择。一方面银行利率低,收益低,甚至没有实际收益;另一方面,储蓄所得需缴纳5%的所得税。为此应积极规避通货膨胀的风险,持有“硬通货”黄金,或将金融性资产转为实物性资产。

问答题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小捷用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器材

(1)为了确定凸透镜的焦距,小捷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再把光屏放在另一侧,改变凸透镜与光屏的距离,直到光屏上出现一个亮点为止,说明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测得它与凸透镜中心的距离为10cm,确定出焦距f=______(填“5cm”或“10cm”).

(2)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的零刻度线上,调整光源、凸透镜、光屏中心大致在______,这样做目的______.

( 3 )小捷将光源移至光具座30cm处后,再移动光屏,至到如图所示位置,光屏上会出现清晰的______(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实像;在放大镜、照相机和投影仪中,成像情况与此类似的是______.如果她将光源再远离凸透镜一些,这时光屏应向______(填“左”或“右”)移动,以获得清晰的实像.

(4)如果实验中蜡烛燃烧后变短了,为了在光屏上看到完整地像,光屏应该向______(填“上”或“下”)移动.

(5)如果将光源移至7cm处,凸透镜此时成的是放大的______(填“虚像”或“实像”).

(6)实验中如果蒙住透镜的上半部分,______(能/不能)成完整的像,只是像比原来暗一些.

(7)实验中,屏上已成清晰的像,此时固定光,用一个焦距略大一些的凸透镜进行实验,则光屏需向______(填“靠近”或“远离”) 透镜的方向移动,能在光屏上再次成清晰的像.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