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综合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4分)

[材料一]   东北平原地区是我国的主要商品粮基地分布区,该基地也是我国大豆的主产区。近年来,由于进口大豆的冲击,豆价大幅下跌,由原来的2.2元/千克,降到现在的1.6元/千克,降幅近3 O%。

[材料二]   国产大豆与进口大豆比较表(注:运输费用以到达大连为例)

[材料三]   东北地区和长江三角洲地区人均耕地面积及谷物单产的比较(2002年)

(1)简要分析东北商品粮基地形成的原因(从地形、气候、土壤、人口、工业等方面分析)?

(5分)

(2)东北作为我国传统的大豆主产区,其突出的区位优势是(    )。(1分)

A.靠近市场    B.光热充足    C.土壤肥沃    D.水源丰富

(3)据统计,我国每年从美国进口的大豆相当于国内大豆的总产量,进口大豆在我国畅销的主要原因是?(2分)

(4)由于受进口大豆的冲击,我国东北大豆生产呈现萎缩之势。为使东北大豆生产走出困境,重振雄风,应该(    )。(双项选择)(2分)

A.改良品种,提高大豆品质    B.加大劳动力的投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C.积极拓展国内外市场        D.大量施用无机肥,提高土壤肥力

(5)从粮食单位面积年产量看,东北地区比长江三角洲地区低还是高?请分析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4分)

答案

(1)①地处三江平原、松嫩平原和辽河平原,地势平坦,土地集中连片大面积分布;②有肥力很高的黑土和黑钙土;③受季风气候的影响,夏季高温多雨,水热配合较好,可满足农作物一年一熟的生长需要;④东北地区人口较少,人均耕地高,本地粮食消费不多,可提供较多的商品粮;⑤东北地区重工业基础雄厚,可提供农业发展所需的各种农机具。     (5分)

(2)C(1分)       (3)价格低  含油量高(2分)

(4)AC(2分)

(5)低   ①东北地区纬度高,水热条件差,农作物生长期短;②农业总产量主要靠扩大耕地面积,耕作粗放,加上低,加上春旱、秋涝、低温等自然灾害频繁。③长江三角洲自然条件优越,精耕细作,稻作历史悠久,故粮食单位产量高。   (4分)

题目分析:(1)结合提示的各个方面分析,并结合东北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分析。(2)东北地区利用大豆种植的最大优势为黑土肥沃。(3)结合材料二的资料反映进口大豆的价格低,而含油量高。(4)措施主要从原因分析,我国大豆生产萎缩主要是品种较老,出油率低,并受国际市场的冲击,故选AC项。(5)长三角地区纬度低,受亚热带季风气候影响,光热充足故作物可一年二熟到三熟,而东北地区纬度高,热量不足,故作物只能一年一熟;且东北地区地广人稀,生产的机械化水平高,生产较粗放;而长三角地区人口稠密,精耕细作。故东北地区的粮食单产较长三角地区低。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我国的区域差异和区域分析的一般思维,并能调用相关知识内容,难度一般。

选择题
问答题 简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