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综合

(2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下图中B处有一种世界上典型的地貌景观,该地山高谷深,为避风的良好场所。图中C处所在海区及其附近陆地经常大雾弥漫、阴雨连绵,尤其是在陆地谷地,大雾阴雨经常持续数天,给当地交通带来很大影响。

材料三:美国玉米产业发展过程示意图

(1)对比材料一图中纽约与得梅因两地此时温度高低的差异并分析形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8分)

(2)材料二图中B处地貌类型是什么?(2分)图中C处海域及其附近陆地多大雾阴雨的自然原因是什么?(4分)

(3)分析近年来美国玉米产业迅速向现代玉米能源加工业发展转变的原因。(6分)

(4)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产业的发展,E国将部分产业转移到D国,试说明该部分产业类型并简述其原因。(6分)

答案

(1)纽约气温高于得梅因(2分)

原因:海陆位置,纽约地处沿海,冬季降温速度小,气温高(2分);冬季风影响,得梅因深受冬季风影响大,气温低(2分);地形,得梅因地海拔较高,气温较低。(2分)

(2)峡湾(或冰川侵蚀地貌)(2分);C处海域地处(拉布拉多)寒流与(墨西哥湾)暖流交汇处(2分);暖流带来丰沛水汽,遇寒流降温形成大雾阴雨天气(2分)。

(3) 玉米生产过剩,库存大量增加(2分);石油不断涨价,能源危机产生(2分);科学技术的发展,玉米深加工水平的提高。(2分)

(4)劳动力密集型产业(2分);D国为发展中国家,劳动力价格低(2分);土地成本低(2分)。

题目分析:

(1)读图,纽约地处沿海,受海洋影响 ,冬季降温速度慢,气温高。得梅因位于内陆地区,受冬季风影响大,降温快,气温低。得梅因海拔比纽约较高,气温较低。所以纽约气温高于得梅因。

(2)根据材料二内容,B处山高谷深,是避风的良好场所。结合图中的纬度,该地纬度较高,冰块较多,可能是冰川侵蚀地貌,形成了峡湾。图中C处海域地处拉布拉多寒流与墨西哥湾暖流交汇处,从自然因素考虑,暖流带来丰沛水汽,遇寒流降温形成大雾阴雨天气。

(3)读材料三图,美国玉米生产过程中第一阶段是以粮食生产为主,第二阶段向饲料加工转化,第三阶段向能源生产转变,这主要是因为美国的农业生产水平高,玉米生产过剩,库存大量增加。世界石油市场不断涨价,能源危机产生。科学技术的发展,玉米深加工水平的提高,发展能源加工,可以缓解世界能源供应紧张的局面。

(4)E是美国 ,是发达国家,劳动力工资水平高,D国是发展中国家,劳动力工资水平低,土地价格低,产业转移是为了降低生产成本,所以转移的产业主要是劳动力密集型产业。

单项选择题
填空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