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请从我省实际出发,围绕给定资料的主旨,从“化危为机”的角度,自拟标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观点明确,见解独到,认识深刻;(2)结构完整,条理清晰,内容充实;(3)语言流畅,字数1000字左右。

答案

参考答案:

解析:[参考例文一从山东宏观经济全局的角度] 既保当前又利长远 ——我省应以危为机加快转型升级 尽管我省经济对外依存度不高,但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仍给我省带来了一定的影响,表现在钢铁、煤炭、化工等传统行业减速较为明显,农民增收更加困难。但与此同时,装备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等新兴产业却快速发展,与传统工业呈现出“冰火两重天”。这表明,新兴产业对传统产业的替代是不可阻挡的趋势,我省这次受到危机影响相对较小正是由于过去在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中占得了先机;今后只要我们牢牢把握住危机中蕴含的机遇,进一步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步伐,就能收到既保当前又利长远的效果,在推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过程中形成新的发展优势。 应对金融危机,不仅是解决迫切问题、帮助企业摆脱困境的当务之急,更是解决经济发展中深层次问题、促进持续发展的长远之计。省委、省政府明确提出,要把这次应对危机、扩内需、保增长的过程,变成调整优化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过程,变成提升经济素质、增强核心竞争力的过程,变成提高开放水平、更好地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过程。在积极应对、主动调整的过程中,要针对我省经济发展方式粗放、结构不优、水平不高、区域发展不平衡、社会事业与经济发展水平不够协调的突出问题,按照建设经济文化强省的总体部署,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基本要求,在解决好当前困难的同时,着力为长远发展创造条件。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是牢牢把握结构调整这条主线,把新增投资用到事关长远发展的重点领域上去。在扩大内需、增加政府投资的过程中。要把加强经济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工业结构调整和技术改造、高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节能减排等领域作为投资的重点,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经济转型升级目标的实现,既适应当前保增长的需要,又为今后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有力保证。 二是优先发展装备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加快产业转型升级。要把装备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作为工业调整振兴的重点,大力推进项目建设,充分用好优惠政策,增加技术改造投入,支持先进装备制造业加快发展,并运用新技术改造传统工业,提升传统产业水平和竞争力。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支持信息产业、金融业、物流业、文化创意产业等现代服务业发展,提高服务业占经济的比重和贡献率,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在继续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的同时,推动一般加工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统筹区域发展,优化全省经济布局,提升经济素质,促进我省由工业大省转变为经济强省。 三是大力加强自主创新,增强核心竞争力。加大政府支持自主创新的投入,加强创新基地建设,并积极引导企业练内功、强素质,加大自主知识产权技术的研发力度,在掌握自主产权的技术和品牌上取得新突破,切实增强我省经济的核心竞争力。 四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要把强化节能减排、控制落后产能作为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的重点,突出抓好节能降耗和淘汰落后产能,调整优化能源结构,完善落后产能退出机制。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探索循环经济发展,不断增强我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当前,要针对生产企业受危机影响较重的情况,落实扶持企业脱困的政策措施,区分不同情况分类施策,各级领导干部要包保到位,履职尽责,帮助我省企业顺利“过冬”,并引导和推动企业加快自身的转型升级。通过多方面的努力,在应对当前挑战的同时,促进长远目标的实现。 根据不同的立意角度,还可加上的内容: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构筑保障长远发展的“安全网”。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进一步加大对社会事业的投入,落实社保省级统筹政策,完善公共医疗、义务教育和社会保障等备项制度,切实解决好教育、卫生、养老、住房等群众最关注、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提高政府对民生基本需求的保障水平,减少人民在基本公共服务方面的支出,为经济社会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原则性观点:要坚持保增长和调结构、增效益相统一,把保增长建立在提高质量、优化结构、增加效益、降低消耗、保护环境的基础之上,注重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参考例文二从农村市场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角度] 多种措施激活农村消费潜力 山东是制造业大省,也是农业大省。尽管农业产值占经济总量比例不大,但农村人口仍占全省总人口绝大部分,农村依然拥有巨大潜力。金融危机给我省制造业的产品销路带来一定影响,但是转机正孕育于这里:只要我们认识到,扩大国内需求,最大潜力在农村,采取多种有效措施激活农村消费潜力,不仅能为制造业找到广阔的市场,帮助企业度过“冬天”;还能解决长期以来影响农民消费的问题,为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注入强大的动力。 扩大农村消费,首先要增加农民收入。要挖掘农村消费潜力,有效激活农村消费市场,必须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最根本、最优先的措施。要按照中央一号文件的要求,认真落实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加大对种粮农民的直接补贴,增加农民的补贴性收入。要积极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大力发展特色现代农业、生态农业和旅游观光农业,搞好农村多种经营,加强小城镇建设,加快发展农村二三产业,为农民创造更多的就业和增收机会。要重视解决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下的农民工再就业和返乡创业问题,开展农村劳动力培训,帮助农村劳动力就地创业就业,落实好保护农民工权益的政策措施,增加农民的工资性收入。 扩大农村消费,关键在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农村社保体系的完善程度,直接决定着农民的消费倾向。只有解除农民的后顾之忧,才能提振农民的消费信心,才能使农民群众敢于和舍得在消费上花钱。我省要在推进农村综合改革的进程中,加快实现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进一步加大对农村社会事业的投入,完善农村的公共医疗、义务教育和社会保障各项制度,切实解决好农村教育、交通、卫生、养老等农民群众最关注、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提高政府对农民这些方面基本需求的保障水平,减少农民在基本公共服务方面的支出,从而免去他们的后顾之忧,增强其消费信心。 扩大农村消费,必要保障是大力开拓农村市场。要继续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完善农村和农村社区的商品流通网络建设,扩大农家店覆盖面,规范农家店发展,提高农家店的服务水平。开发适合农村消费特点的产品,以物美价廉的产品吸引农民的消费行为。大力推进“家电下乡”,落实有关政策,保证补贴资金的兑付,同时在原有的冰箱、彩电等品种基础上,增加电脑等新的补贴品种,调动农民的消费行为。积极制定和完善鼓励农民消费的政策措施,适度发展信用消费,开展“山东人游山东”等省内旅游活动,对农民旅游实行门票免费等优惠措施,增强农民的消费意愿。同时,要加强农村市场监管,严厉查处坑农害农行为,保护农民权益,改善消费环境,确保有关鼓励消费的政策措施收到应有的效果。

判断题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