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以下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6分)
材料一 解放前,中国有著名的“三大荒”,如今已经变成了“三大仓”:“北大荒”变粮仓,“西大荒”变棉仓、粮仓,“南大荒”变成橡胶林和热带经济作物仓。
材料二 我国“三大荒地”分布示意图。
材料三 “北大荒”某农场土地利用结构图。
(1)从地形类型看,南方荒地属于_____ ___,北方荒地属于_____ ___。从农业发展限制性条件看,北大荒地主要是____ ____,西大荒地主要是____ ____。(4分)
(2)简述“南大荒”发展橡胶生产、“西大荒”发展棉花生产的有利气候条件。(4分)
(3)简要说明目前“北大荒”粮食生产的特点和有利条件。(4分)
(4)我国东北黑土区现有大型侵蚀沟25万多条,每年仅因侵蚀沟吞噬耕地而损失的粮食高达40多亿千克。试结合材料三分析“北大荒”黑土侵蚀的原因与可持续发展的措施。(4分)
(1)丘陵 平原 热量条件不足 水源条件不足
(2)南大荒:热带季风气候,水热充足,雨热同期。西大荒:温带大陆性气候,夏季高温,光照强,温差大。
(3)特点:生产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有利条件:温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平原面积广大;黑土肥沃,有利于作物生长;地广人稀,利于机械化耕作;国家政策扶持。
(4)原因:人类过度开垦和不合理的耕作,使黑土失去植被的保护。
措施:①植树种草,增加植被,侵蚀严重地方、退耕还林、退牧还草;②平整土地,完善排水系统,打坝淤地;③调整农业结构,因地制宜走产业优化发展的道路,发展农、林、牧、加工等综合性农业经济。
题目分析:第(1)题,从地理类型看,我国南方地区以丘陵为主,而东北地区以平原为主,北方地区纬度高,热量不足,西部地区距海远,水分不足,橡胶种植范围扩大得益于科技进步。第(2)题,分析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主要从光照、热量、降水及水热组合等方面进行分析。第(3)题,分析农业生产条件可从气候、地形、土壤、水源、市场、交通、政策等因素进行综合思考。东北地区的黑土侵蚀属于水土流失,主要是人为原因形成,从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导致的植被破坏等方面分析,可持续发展的措施针对形成的原因分析,可从工程措施、农业技术措施、生物措施等针对性说出即可。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我国的区域自然环境的差异,农业生产条件的基本分析思维,和我国区域生态环境问题的原因和措施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