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是中 * * 最隆重的传统节日,是象征团结、兴旺,对未来寄托新希望的佳节。春节年年过,岁岁各不同。某校九年级(1)班同学在寒假期间开展“感受龙年春节”为主题的实践探究活动,请参与其中。
材料一:全球关注“中国龙”
中国龙年春节的庆祝活动已超越华人的范围,成为吸引不同族群的大事。同学们了解到:除中国邮政发行了龙年邮票外,美国、澳大利亚等十余个国家的邮政部门也发行了各自国家的龙年邮票来欢庆春节。
(1)运用所学知识,谈谈上述材料体现了教材中的哪些观点。(至少三个方面,3分)
材料二:不一样的年味儿
同学们了解到:今年春节,一些城市的烟花爆竹不像往年那么“热闹”了,除了除夕夜零点钟声敲响的那一会儿热闹了一下,烟花和爆竹声变得越来越稀疏了。而新年俗不断涌现:短信、微博、视频拜年;旅游健身、学习充电等正越来越多地走进人们的春节长假……人们觉得,少放点烟花爆竹,年味儿也不会变淡!
(2)根据上述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鞭炮声音少了年味儿却没减?(4分)
材料三:微博热议春节游
到异地过年,感受不一样的年俗、年味,成为一种既传统又时尚的过年方式。同学们发现春节旅游服务质量成为微博热议话题。有网友在微博上晒出了自己春节游遭遇“天价海鲜”(吃了一顿“海鲜”,被餐馆索要3万元)的经历,相关地方政府对此高度重视并积极回应,诚邀网民建言献策,网民们对此纷纷提出建议。
(3)请运用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上述事件的认识。(5分)
(1)①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②中华文化在世界上的影响不断扩大;③中华文化不断走向世界;④我们要弘扬中 * * 优秀传统文化等。(答出其中三点即可,每点1分,共3分)
(2)①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消费观念不断更新,过年方式日趋多样。(2分)传统礼仪与现代社会的要求结合起来,做到与时俱进。(2分)
(3)①餐馆“宰客”是不讲诚信的欺骗行为,不讲诚信的人,难以在社会上立足,其结果既伤害别人,也伤害自己。(1分)同时,这种行为不符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不利于构建和谐社会,是法制观念淡薄的表现,是违法行为。(1分)
②政府部门对此事高度重视并积极回应,处罚相关商家,规范经营,说明我国积极实施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政府部门依法行政。(2分)
③网民们对此纷纷提出建议,说明我国公民享有建议权和监督权。(1分)
本题以中国龙年春节的庆祝活动为切入口,考查学生对中华文化、传统礼仪等知识点的认识与理解。第一问从中华文化的特点及其影响角度作答。第二问从人们思想观念的变更作答。第三问恰当理解材料内涵,感悟材料与教材的结合。如从精神文明建设、依法治国、监督权等方面作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