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选择题

对东北农业发展的方向叙述正确的是

A.东北地区内部的不同区域农业发展方向与重点是相同的

B.平原地区发展适应加工需要的优质、专用品种,提高产品质量和竞争力

C.山区发展集约化草食性畜牧业

D.草原地区发展特色农业和特产品配套加工业

答案

答案:B

题目分析:对东北农业发展的方向叙述:

A、东北地区内部的不同区域农业发展方向与重点是不同的,农业发展应该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

B、平原地区发展适应加工需要的优质、专用品种,提高产品质量和竞争力,正确。

C、草原地区发展集约化草食性畜牧业。

D、山区发展特色农业和特产品配套加工业。

点评:本题难度较大,主要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东北平原农业发展的方向:

1.调整农业及农村经济结构,发展优质高效高产农业,大力发展二三产业。

2.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延长农产品产业链;

3.提高科技含量;

4.提高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5.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综合题

(10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朱熹说:“所谓天理,复是何物?仁、义、礼、智岂不是天理?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岂不是天理?”“一事不穷,则阙了一事道理;一物不格,则阙了一物道理”。

材料2:“心之本体,原是个天理,原无非理;良知是天理之昭明灵觉处,故良知即天理。”

“知是心之本体,心自然会知。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弟,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此便是良知,不假外求。”

——王守仁《传习录》

材料3:王阳明同朋友在郊外观赏风景时,朋友指着山中开花的树问:“你说天下无心外之物,山中树上的花自开自落,同我心有何相关?”王阳明答道:“你不来看此花时,此花与你的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过来,就说明此花不在你的心外。”王阳明曾经多次参与 * * 农民起义和平定地方叛乱,由此他认识到“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为圣人教人第一义”。

请回答:

(1)材料1反映了朱熹怎样的观点?在朱熹看来,认识事物的根本目的是什么?(2分)

(2)材料2反映了王阳明怎样的观点?材料3中王阳明对“花”与“人心”关系的解释,反映了他怎样的哲学观点?王阳明思想的突出特点是什么?(4分)

(3)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归纳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有何主要 相同之处?(2分)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