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图和资料,回答下列问题。(16分)
(1)描述从1980年到2000年水稻分布的变化,并分析其主要原因。(6分)
(2)指出黑龙江玉米生产所属的农业地域类型及其特点。(4分)
表3 2006年黑龙江省、江苏省和全国人均耕地面积及谷物单产的比较
黑龙江省 | 江苏省 | 全国 | |
人均耕地面积/hm2 | 0.31 | 0.07 | 0.10 |
单位面积谷物产量/kg·hm-2 | 5377 | 6366 | 5322 |
随着退耕还林、退耕还草和湿地保护工程的实施,黑龙江省靠扩大耕地面积来增加粮食产量将受到限制。要保持和提高黑龙江省在全国商品粮供应中的地位,主要依靠单位面积产量的提高。
(4)说出提高黑龙江省单位面积粮食产量的主要途径。(3分)
(1)与1980年相比,2000年由水稻与玉米混种到集中大片种植;播种面积增大;水稻与玉米混种从中南部向东、南部扩展(中南部和东部为水稻集中大片种植为主)。(3分) 主要原因是:全球变暖;科技发展——耐寒品种培育;市场需求增大。(3分)
(2)商品谷物农业(1分) 生产规模大;商品率高;机械化水平较高。(3分)
(3)黑龙江省谷物单产低(1分) 纬度高,热量条件较差(积温较低)(2分) 或者:江苏省谷物单产高(1分) 纬度低,热量条件较好(积温较高)(2分)
(4)提高科技水平(生物技术——培育优良品种);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保持、提高土壤肥力);减灾防灾(农田基础设施建设)。(3分)
题目分析:
(1)由资料可以看出对比1980年2000年水稻分布的变化,2000年由水稻与玉米混种到集中大片种植;播种面积增大;水稻与玉米混种从中南部向东、南部扩展(中南部和东部为水稻集中大片种植为主)。主要原因是:全球变暖,使高纬度地区热量增加,作物生长期延长;科技发展——耐寒品种培育;市场需求增大。
(2)黑龙江玉米生产所属的农业地域类型是商品谷物农业。这里地广人稀,土地集中连片,适宜机械化作业,其农业生产特点是生产规模大;商品率高;机械化水平较高。
(3)对比2006年黑龙江省、江苏省和全国人均耕地面积及谷物单产的资料可以看出:黑龙江省谷物单产低,因为纬度高,热量条件较差,积温较低,作物生长期短,作物一年一熟。江苏省谷物单产高,因为纬度低,热量条件较好,积温较高,作物生长期长,可一年二熟。
(4)黑龙江是我国重要的商品农业生产基地,要提高黑龙江省单位面积粮食产量应从:提高科技水平,注重发展生物技术——培育优良品种;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保持、提高土壤肥力,注意土地用养结合,加强中低产田的改造;搞好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减灾防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