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某同学用12.5mol/L的浓硝酸来配制500mL 1mol/L的稀硝酸,并进行有关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需要量取12.5mol/L的浓硝酸______mL.

(2)配制该稀硝酸时使用的仪器除量筒、500mL容量瓶、胶头滴管外,还必须用到的仪器有______、______等.

(3)取所配制的稀硝酸200mL,与一定质量的铜粉充分反应,铜粉全部溶解后,生成的NO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0.56L,则参加反应的铜粉的质量为______ g.设反应后溶液的体积仍为200mL,则反应后溶液中HNO3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 mol/L.

答案

(1)C1V1=C2V2=V1×12.5 mol/L=0.5L×1 mol/L,V1=

0.5×1
12.5
L=40mL;

(2)盛放浓硝酸的仪器是烧杯,起搅拌和引流作用的仪器是玻璃棒,所以还需要的仪器为:烧杯和玻璃棒;

(3)由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知,作氧化剂的n(HNO3)=n(NO)=

0.56
22.4
mol=0.025 mol,由得失电子守恒得n(Cu)×2=(5-2)×0.025 mol,解得n(Cu)=0.0375 mol,故m(Cu)=0.0375 mol×64 g/mol=2.4 g,

n(稀硝酸)=0.200 L×1 mol/L=0.2 mol,作酸的n(HNO3)=0.0375 mol×2=0.075 mol,则反应后n(HNO3)=0.2 mol-0.025 mol-0.075 mol=0.1 mol,则c(HNO3)=

0.1
0.2
mol/L=0.5 mol/L.

故答案为:(1)40 (2)烧杯 玻璃棒 (3)2.4 0.5

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

根据短文回答46—50题:近年来,在众多城市和工厂密布的珠三角地区,天空经常灰蒙蒙一片,大气能见度很差。很多市民可能并不清楚,棕色云团正是能见度下降的“罪魁祸首”:棕色云团中的一些微小颗粒,会吸收阳光,或者将部分阳光反射回大气。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棕色云团报告就显示.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广州的日光强度已经下降了五分之一以上。北京大学环境系教授张远航及其同事在珠三角地区进行的研究表明,珠三角空气有很多污染物,其中那些粒径小于2.5微米的细颗粒物(PM2.5),是造成能见度衰退的主要因素。而中国现行的空气质量国家标准中,却没有关于PM2.5的规定。我们每天在电视上或者报纸上看到的空气质量日报中所谓的“可吸入颗粒物”,仅指那些粒径小于10微米的颗粒物(PMl0)。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报告指出,每立方米:PM2.5的浓度如果上升20微克的话.中国和印度每年就会有约34万人死亡。即使按照折中的估计,棕色云团相关的PM2.5所致经济损失.也将分别占到中国GDP的3.6%以及印度GDP的2.2%。除了影响空气质量和人类健康,棕色云团还可能影响气候。在很多情况下,棕色云团与全球不断增加的温室气体交织在一起,正在对区域乃至全球气候系统产生极大影响。此外,棕色云团的成分非常复杂。其中硫酸盐等多种成分可以降温。而黑碳的成分正在加速喜马拉雅等地冰川的融化速度,因为黑碳沉降在冰雪上,会使冰雪颜色变暗,吸收热量的能力增强;黑碳还会加热空气。这些因素,都使得冰川融化加速。然而,棕色云团对整个气候系统带来的影响,实际上比这复杂得多。它可以通过反射阳光和吸收热量减缓全球气温上升的幅度。如果棕色云团一夜之间消失。全球气温可能迅速上升多达2度,而这正是一些科学家认为地球还能容忍的最大升温幅度,

根据文章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中国现行的空气质量国家标准有待改良

B.政府应该采取行动,充分利用棕色云团的复杂性,使之造福社会

C.为准确报告空气质量情况,中国应该提高空气质量检测技术水平

D.中国现有空气质量标准忽略PM2.5细颗粒物,是因为它对人体健康的危害较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