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填空题

(15分)请根据要求填空:

(1)用化学用语填写下列空白:

①2个氢原子    ;②3个氧分子     ;③氯离子    

④水    ;⑤氧化铝中铝元素的化合价为    价。

(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硫在氧气中燃烧                                       

②一氧化碳在高温条件下还原三氧化二铁                   

(3)我们学习过的一些物质,在实际生活中有着重要的用途。现有下列物质:

A.乙醇

B.活性炭

C.稀有气体

D.镁 E、二氧化碳 F、氧气。请根据它们的用途,用字母代号填空:①    可供给呼吸,急救病人; ②    可用于制干冰、温室气体肥料;

    可用高梁、玉米和薯类等经过发酵而制得,该物质可做酒精灯燃料;

    可用作冰箱的除臭剂;⑤    可在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

    可用于制作造明弹,它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

答案

(1)2H     3O2   Cl-    H2O   

(2)①S + O2SO2        Fe2O3+ 3CO  2Fe + 3CO2

(3)① F   ②E  ③A  ④B   ⑤C ⑥D

题目分析:(1)①2个氢原子:2H;②3个氧分子:3O2;③氯离子:Cl-;④水:H2O;⑤氧化铝中铝元素的化合价为

(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硫在氧气中燃烧:S + O2SO2

②一氧化碳在高温条件下还原三氧化二铁:Fe2O3+ 3CO  2Fe + 3CO2

(3) ①F、氧气可供给呼吸,急救病人; ②E、二氧化碳可用于制干冰、温室气体肥料;

③A、乙醇可用高梁、玉米和薯类等经过发酵而制得,该物质可做酒精灯燃料;

④B、活性炭可用作冰箱的除臭剂;⑤C、稀有气体可在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

⑥D、镁可用于制作造明弹,它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

点评:本题难度中等,元素用元素符号表示;原子用元素符号表示,若表示原子个数,就在元素符号前标上适当的数字;分子用化学式表示,表示分子的个数,就在化学式前加上适当数字表示;离子则在元素符号右上角标上适当的电荷数就行了,化合价标注在元素符号的正上方。书写化学方程式要遵循客观事实和质量守恒定律两个原则,注意化学式要正确,不要忘记反应条件、气体或者沉淀符号。

阅读理解与欣赏

(2013·高考天津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微博粉丝”的兴起与媒体技术的发展密切相关,同时也受“粉丝”自身心理因素的驱动。美国社会学家卡茨认为:人们接触和使用传媒的目的都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社会、心理需要。“微博粉丝”的出现也是源于这个群体的特定需求。“微博粉丝”对于名人的关注很大程度上与传统“粉丝”相类似,是为了追逐体育明星、影视明星和媒体人物等偶像。偶像的身上体现了大众的梦想,并且为大众建构了生活的幻象。“粉丝”通过微博通信进行信息沟通,不再单纯通过大众传媒来获取名人信息,而是通过类似直接的接触途径为自身带来直接的媒介体验,甚至于对自己产生认同。所以,“粉丝”关注微博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满足情感的自我需求,并在名人偶像的形象中找到自我认同。

劳伦斯·克罗斯伯格曾撰文指出:“‘粉丝’对于某些实践与文本的投入使得他们能够对自己的情感生活获得某种程度的支配权,这又进一步使他们对新的意义形式、快感及身份进行情感投入以应对新的痛苦、悲观主义、挫败感、异化恐惧及厌倦。”换句话说,“粉丝”对偶像“评论”,为其争取人气,照亮星途,既能获得一种投射在偶像身上的替代性满足,也是另一种形式的自我实现。

关注机构官方微博和权威人士微博的“非忠实粉丝”虽然不像其他“粉丝”那样狂热,但也是为了满足自身对信息的需求而成为“粉丝”的。我国几个门户网站微博开通以来,吸引了很多官方机构的入驻,这些微博上的信息无疑为关注它们的“粉丝”提供了更为便捷的信息获取渠道,同时也为“粉丝”节省了购买此类信息的人力和财力。而一些具有休闲娱乐特色的微博也为大众“粉丝”提供了茶余饭后的谈资。

传统的“粉丝”群体和社团要获得有关“粉丝”客体的信息,通常需由第三方提供,例如借助电视娱乐节目、广播和报纸的娱乐板块,或者是“粉丝”团能够接触到的明星的领导层提供的消息。微博的产生无疑舍弃了第三方这一环节,“粉丝”只需通过关注名人微博,就可以即时接收明星发布的所有消息,甚至可以在明星微博下进行“评论”,这就给“粉丝”创造出一种与名人直接互动交流的错觉。“粉丝”在这种错觉之下认为自己与名人多了一层社会关系,是熟悉的双方的彼此关注。

小题1:下列对“微博粉丝”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微博粉丝”精通现代媒体技术,热衷于使用微博、关注微博,以此降低获取信息的成本。

B.“微博粉丝”希望通过使用微博为自己获取名声和影响力,同时为大众建构生活的幻象。

C.“微博粉丝”通过关注明星偶像的微博,接收信息或发表评论,可以得到貌似直接交流的其实是建立在心理错觉之上的快感体验。

D.“微博粉丝”为应对自己遇到的痛苦、挫败、恐惧等,而把精力投入到微博上,为大众“粉丝”提供谈资。小题2:下列对本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使用微博以满足自己的社会、心理需求是“微博粉丝”存在与发展的主要原因。

B.“微博粉丝”和传统“粉丝”都能获得一种投射在偶像身上的替代性满足,在追星的过程中实现自我认同。

C.关注机构官方微博和权威人士微博的“非忠实粉丝”对“粉丝”客体的态度,通常比专门追星的“微博粉丝”要冷静务实。

D.根据劳伦斯·克罗斯伯格的观点,“粉丝”对偶像的关注在某种程度上起到了调控自我情感的作用。小题3:根据本文内容,下列推断不合理的一项是(  )

A.微博正在逐渐改变人们的信息传播与接受方式,它对报纸、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体会产生一定影响。

B.与传统“粉丝”相比,“微博粉丝”为明星造势的手段和途径更为多样,他们的力量与作用也会日益受到明星的重视。

C.目前我国许多官方机构入驻著名门户网站,开通微博,表明官方已注意利用微博来扩大自身影响,促进社会信息及时发布。

D.“微博粉丝”到某明星的音乐新专辑发布会现场与明星面对面互动交流,有别于传统“粉丝”与偶像的交流方式。

问答题 简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