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不定项选择

杨某系A县杨村无业游民,某日与村民张某发生口角,争执中杨某将张某一刀捅死。杨村族长决定将不肖子孙杨某囚禁于B县一山洞,派族人看守,每日只供给少量食物。并召开家族大会,大会认为杨某犯下“钧;天大罪”,应当处死。会后由几个族人执行“死刑”,将杨某带往C县的小河边将其推人河中,幸得公安机关及时赶到将杨某救活。

法院立案后,杨某基于家族压力,与族人达成了和解,向法院提出自愿不追究族长及族人的各项刑事责任,则法院应如何处理()

A.法院应尊重被害人杨某的意愿,马上裁定终止审理

B.法院经过审查,发现杨某是自愿提出的,则法院应当裁定终止审理

C.法院应继续审理此案

D.杨某与族人达成和解,是违反侦查权、检察权、审判权由专门机关行使这一基本原则的

答案

参考答案:C,D

解析:一些犯罪的严重危害性产生了刑事诉讼程序的“双重原告”构成,即此类犯罪的危害具有双重性,一方面造成了被害人本人的人身、财产及精神损失,另一方面对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构成了威胁。使得受到这些犯罪侵害的不仅仅包括直接受到侵害的人,还包括受到侵害的全社会和国家。“双重原告”中的国家或全社会提起的诉讼就称为公诉。例如本案中的家族大会定罪量刑并执行死刑的行为,就是对我国刑事审判制度的严重的损害,不仅威胁到了社会秩序的稳定,也危害了我国司法制度的权威性,故而不能像有些刑事自诉案件适用和解制度。这同样也是违反侦查权、检察权、审判权由专门机关行使这一刑事诉讼基本原则的。

单项选择题 A3/A4型题
名词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