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阅读理解

阅读理解。

     Hello, my name is Mike. I study at a school in the UK.  School days usually begin at 9: 00 a. m. in

the UK. So I usually go to school at 8: 45 a. m. School is over at 3: 30 p.m. . So I have enough time to

go to clubs.

      I'm good at all my lessons. But my favorite lesson is cooking. All my teachers are very friendly and

helpful. I never go home for lunch. I have lunch at school with my classmates. After lunch, we often go

to the school field. Sometimes we play ball games. Sometimes we just sit under the trees, reading or

chatting. Sometimes we also go to the Computer Center to listen to music or send e-mails to our friends.

      I like my school and have a wonderful time at school every day.

1. Schools in the UK usually start at ____.       

A. 8: 45 a. m.                

B. 9: 00 a. m.

C. 3: 30 p. m.               

D. 8: 30 a. m.

2. —How are Mike's teachers?          

    —They're all very ____.       

A. friendly and helpful  

B. beautiful       

C. polite            

D. busy

3. How often does Mike go home for lunch?         

A. Seldom                   

B. Always         

C. Every day               

D. Never

4. After lunch, the students can ____.         

A. listen to music           

B. send e-mails         

C. play ball games         

D. A, B and C

5. Which one isn't right?         

A. School is over at 3: 30 p. m. in the UK.         

B. Mike is good at all his lessons.         

C. Mike has no time to go to clubs every day.         

D. Mike has a wonderful time at school.

答案

1-5    BADDC

单项选择题


阅读下面文章后回答问题;

论“和而不同”
“和而不同”出自《论语·子路》,是孔子提出来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命题,它具有非常深刻的哲学、伦理学、政治学、社会学、美学内容,是中 * * 的重要传统,它的极其珍贵的内涵在当今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具有重要的意义,非常值得我们去深入开掘。
“和而不同”首先是一个哲学命题。在先秦,“和”与“同”是两个使用得很多的范畴。“和”与“同”的区别最早见于两部古籍 ______ 《左传》与《国语》。在这两部书中,初步提出了“和而不同”的思想,还指出了“和”与“同”的三个区别:第一,“和”是众多的统一;“同”是单一的重复。第二,“和”的统一是化合,各种参与“和”的元素并不消失,如盐放进汤中,盐味仍在,但盐原有的形态不存在了,它们以新的形态参与共同体;而“同”的统一是混合,事物原有的性质与形态均存在。第三,“和”具有创造性,“和”的统一产生新事物,故“和”是发展之本,前进之基,生长之根;而“同”只是同一事物的相加,不产生新事物,故不具创造性、再生性、持续发展性。在“和”,一加一等于一,又大于二。而在“同”,一加一只是等于二。
“和而不同”哲学在应用层面上,成为重要的伦理学原则。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这说的是交友的原则。朋友是重要的社会活动圈,如何交友,有许多重要的伦理原则。孔子讲“君子和而不同”。“和”与“同”在这里的重要区别,在于原则性。承认原则性,就是承认差异,有差异性的统一才是“和”。在伦理学上,“和”则是原则性基础上的统一。既然是朋友, 当然要互相帮助,不分彼此,但不能因为是朋友就什么都干。原则性是必须坚持的。朋友之间只是讲“同”,就没有原则了。好事做,坏事也做,如若朋友中有人陷入罪恶,其他的人就有可能同流合污。这些年揭发的 * * 大案,基本上都是一窝一窝的,除了利益相关外,在交友原则上讲“同”不讲“和”也是重要的一条。孔子说得好;“小人同而不和。”
“和而不同”也是一种审美理想。作为美学命题,它不仅揭示了美的事物现象上的特点,也揭示了美的本质。“美是和谐”是中西美学共同的观点。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学派认为,宇宙的美在于一种数的和谐。人间的音乐实质上只是这种和谐的摹仿,它的原型是从天体上得到的和声。这些在天体上活动的星球,它们各自具有不同的轨道,不同的质量与体积,它们的运行最好地体现了数学的规律。毕达哥拉斯学派认为,整个宇宙就是一曲美妙的音乐。众多的音符、起伏的旋律构成了它统一的和声。而中国古典美学追求的既内敛又开放、既丰富又整一、动态变化而又圆融整一的美学境界的核心本质也是和谐。
作为古典哲学的命题“和而不同”,它的生命力是永恒的,它在今天的价值需要我们进一步挖掘。在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伟大事业中,“和而不同”的魅力越来越放射出光辉。一个高度文明的国家,必然是一个法治的国家,同时也是一个民主团结、生动活泼、安定和谐的国家,必然是一个伦理充分发挥调节作用但审美又必然极为活跃的国家。“和”既联系着人与自然的血缘关系,又联系着人与社会的血缘关系,还联系着情与理的血缘关系。在法治不到的地方,有伦理的“中和”在调控,在伦理不到的地方,有审美的“和谐”在调控。依法治国,以德正人,以美和心。我们的社会必将越来越文明,越来越美好。

对“和而不同”的伦理学内涵的理解,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和而不同”作为交友的重要原则之一,承认个体间的差异,反对没有原则的统一。

B.在“和而不同”的原则下,好朋友间要互相帮助,但也不能因为是好朋友就什么都干。

C.为朋友两肋插刀、为情意包庇罪犯等行为都是违背“和而不同”的交友原则的。

D.有很多大案牵涉的范围极广,都是因为被涉及的人员没能遵守“和而不同”的原则。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