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实验室欲配制0.5mol/L的NaOH溶液500mL:

(1)需称取NaOH固体的质量为______g

(2)某同学欲称量NaOH的质量,他先用托盘天平称量烧杯的质量,天平平衡后的状态如图1所示.由图可见,该同学在操作时的一个明显错误是______,烧杯的实际质量为______.

(3)在图2所示仪器中,配制上述溶液肯定不需要的是______(填序号).

(4)在容量瓶的使用方法中,下列操作正确的是______(可多选)

A.使用容量瓶前应首先检验是否漏水.

B.容量瓶用水洗净后,再用待配溶液润洗2~3次.

C.配制溶液时,如果试样是固体,把称好的固体用纸条小心倒入容量瓶中,缓慢加水至接近刻度线1~2cm处,用胶头滴管加蒸馏水至刻度线.

D.如果配制溶液时,溶质溶解速率比较慢,可以将容量瓶在酒精灯上加热,促进溶质的溶解,节省配制溶液的时间.

E.洗烧杯和玻璃棒的洗涤液必须转移入容量瓶中,不能倒掉.

(5)图3是该同学转移溶液的示意图,该同学在操作过程中存在明显的错误为:______.

(6)在配制该溶液过程中,下列操作会引起配制溶液浓度偏高的是______.

①没有洗涤烧杯和玻璃棒                  ②所用天平的砝码生锈

③容量瓶不干燥,含有少量蒸馏水          ④定容时俯视标线

⑤定容时仰视标线

⑥定容后塞上瓶塞反复摇匀,静置后,液面低于刻度线,再加水至刻度线.

答案

(1)需氢氧化钠的质量为:0.5L×0.5mol•L-1×40g/mol=10.0g;

故答案为:10.0;

(2)天平称量遵循左物右码,由图可见烧杯与砝码的位置放反了;

由图可知,游码的读数为2.6g,砝码的质量为10g,根据左盘内质量=右盘内质量+游码读数,烧杯的实际质量为30g-2.6g=27.4g;

故答案为:烧杯与砝码的位置放反了;27.4g;

(3)操作步骤有计算、称量、溶解、冷却、移液、洗涤移液、定容、摇匀等操作,用托盘天平称量氢氧化钠,用药匙取药品,在烧杯中溶解(可用量筒加水),用玻璃棒搅拌,加速溶解,恢复到室温后转移到500mL容量瓶中,并用玻璃棒引流,洗涤2-3次,将洗涤液转移到容量瓶中,加水至液面距离刻度线1~2cm时,改用胶头滴管滴加,最后定容颠倒摇匀.

所用仪器有:托盘天平、500mL容量瓶、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药匙、量筒(可用可不用),

肯定不需要的是:C(分液漏斗);

故答案为:C;

(4)A.配制需反复颠倒摇匀,使用容量瓶前应首先检验是否漏水,故A正确;

B.容量瓶用水洗净后,再用待配溶液润洗2~3次,容量瓶内壁沾有少量溶质,所配溶液浓度偏高,故B错误;

C.在容量瓶内直接溶解固体,会有热效应,影响溶液体积,溶解放出的热量,可能使容量瓶受热不均,导致容量瓶破裂危险,故C错误;

D.将容量瓶在酒精灯上加热,使容量瓶受热不均,导致容量瓶破裂危险,故D错误;

E.洗烧杯和玻璃棒的洗涤液中含有少量溶质,必须转移入容量瓶中,故E正确;

故选AE;

(5)由图可知,操作过程中存在明显的错误为:转移溶液未用玻璃棒引流;

故答案为:转移溶液未用玻璃棒引流;

(6)①未洗涤烧杯、玻璃棒,少量氢氧化钠沾在烧杯壁与玻璃棒上,氢氧化钠的实际质量减小,所配溶液浓度偏低;

②所用天平的砝码生锈,砝码的质量增大,称量氢氧化钠的质量偏大,所配溶液的浓度偏高;

③最后需要定容,容量瓶不干燥,含有少量蒸馏水,对溶液浓度无影响;

④定容时,俯视容量瓶刻度线,使溶液的体积偏低,所配溶液浓度偏高;

定容时,仰视容量瓶刻度线,使溶液的体积偏大,所配溶液浓度偏低;

⑥摇匀后液面下降,一部分溶液留在瓶塞与瓶口之间,再加蒸馏水至刻度线,导致溶液体积偏大,所配溶液浓度偏低;

偏高的是 ②④;

故选②④.

解答题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