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 |
1.诗歌大约写于1941 年,和《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写作时间大致一样,我们看出全诗的格调是___________________ 。 2.“我来了”,来到了“伙伴们生动活跃的队伍里”,来到了“广阔的/波涛汹涌的海洋”,来到了“慈母的怀抱”,实际这些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 。 3.全诗采用了比喻手法,诗人把自己比成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这些事物都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 的特征,展示了诗人苦难的经历。 4.这首诗和《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相比,有很多相同之处,比如,它们都歌颂了延安的火热生活,全诗的格调大致相同,都采用了比喻修辞等等,你更喜欢哪一首?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在课内外还读过哪些描写延安革命生活的诗篇或文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答案
1.清新明快,积极高昂。
2.延安的新生活
3.大雁泉水 流浪人 流动、不稳定、动荡
4.能说出一点喜欢的原因就是值得肯定的。
5.如:《歌声》《记一辆纺车》(作者吴伯萧);《太阳的话》(作者艾青)等。同学们要接触更多的文学作品,丰富自己。
(答案不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