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综合

(25分)下图示意北京市某县地形状况,回答下列问题。

(1)R河的流向为          ,城镇多分布在                    地区。(6分)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4分)

A.甲地适宜发展林业生产

B.乙地适宜发展观光农业

C.丙地适宜发展水田农业

D.丁地适宜发展水产养殖丙地发展种植业生产的有利自然条件有           、                    等。(6分)

(4)近年来,水库以北的丘陵地区由粮食种植调整为特色林果、特色养殖业。结合所学知识,从社会经济角度分析促使水库以北的丘陵地区种植结构发生转变的原因。(9分)

答案

(1)自东北向西南(2分); 平原;河谷(或河流沿岸)(每个2分,顺序可对调,共4分。) 

(2)A(4分。漏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3)地形平坦;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或夏季水热充足等);土壤肥沃(每个2分,顺序可对调,共6分。)

(4)北京城市化进程快,城市用地面积扩大;(林果产品、水产品等)市场需求增加(或“农产品市场需求结构发生变化”);农业技术水平的提高;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政策支持力度加大。(任答3点,每点3分,共9分。若没答出动态词语“增加”、“改善”等,每点只得1分。)

题目分析:

(1)由图中海拔高度的分布可以判断河流的流向;图中城市主要分布在地势较低的平原地区和河谷地区。

(2)甲地由于地势较高,适宜发展林业生产;乙地位于水库,适宜发展水产养殖;该地区位于华北地区,缺少水资源,不适宜发展水田农业;丁地远离河流和水库,不适宜发展水产养殖业。

(3)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要从地形、气候、土壤等方面进行分析。

(4)由于北京城市化发展,城市用地的不断扩大,耕地面积减少;城市对肉禽蛋奶等的需求不断增加;农业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和交通运输条件不断改善等因素,导致农业种植结构的转变。

解答题
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