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悬崖边的树
     曾卓
不知道是什么奇异的风
将一棵树吹到了那边——
平原的尽头
临近深谷的悬崖上
它倾听远处森林的喧哗
和深谷中小溪的歌唱
它孤独地站在那里
显得寂寞而又倔强
它的弯曲的身体
留下了风的形状
它似乎即将倾跌进深谷里
却又像是要展翅飞翔……
1.悬崖边的树的特点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觉得悬崖边的这棵树指的对象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它的弯曲的身体/留下了风的形状”,结合诗的第一句,你觉得这“风”除了指自然界的风之外,还可理解成什么?整句诗的大意又该如何理解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何理解最后两行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诗中的“树”为什么要倾听那些喧哗和歌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孤独,寂寞,倔强。

2.悬崖边的这棵树是一个人的化身,一个不屈从于命运的抗争者的形象。

3.此处的“风”还可以理解为命运的打击。整句诗可以理解为“整个人生,都因为命运的打击而发生了改变,都因为命运的打击而变得更加坚定执著”。

4.在人们觉得它即将跌入深谷时,它却像是要“展翅飞翔”,最后一句是点睛之笔,在人们为这棵树的命运担忧时,作者笔锋一转,写出树的决心和意志——展翅飞翔,给人一种蓬勃向上的力量。

5.因为它热切向往到森林中去,渴望得到小溪的滋润。

连词成句
阅读理解与欣赏

峡江寺飞泉亭记

袁枚

  登山大半,飞瀑雷震,从空而下。瀑旁有室,即飞泉亭也。纵横丈余,八窗明净。闭窗瀑闻,开窗瀑至。人可坐,可卧,可箕踞,可偃仰,可放笔砚,可瀹茗置酒。以人之逸,待水之劳,取九天银河置几席间作玩。当时建此亭者其仙乎!     

  僧澄波善弈,余命霞裳与之对枰,于是水声,棋声,松声,鸟声,参错并奏。顷之,又有曳杖声从云中来者,则老僧怀远,抱诗集尺许,来索余序。于是吟咏之声,又复大作。天籁人籁,合同而化。不图观瀑之娱,一至于斯!亭之功大矣。     

  [注]①瀹(yuè)茗:煮茶。瀹,煮。②霞裳:刘霞裳,袁枚的学生。③对枰(píng):对弈。枰,棋盘。     

1.下列各项中加粗的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可箕踞,可仰  偃:y?n    

B.置席间作玩      几:jī     

C.错并奏    参:cān    

D.又有杖声从云中来者   曳:yè     

2.下列各句中加粗的词属名词活用为动词的一项是(    )   

A.纵横丈余,八明净    

B.可放笔砚,可瀹置酒     

C.抱诗集尺许,来索余序    

D.以人之逸,待之劳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天籁人籁,合同而化。不图观瀑之娱,一至于斯!亭之功大矣。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的“九天银河”指的是__________,它源于李白的诗歌《_______》中的两句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仔细阅读以上文段,然后以最精练的词句概括《峡江寺飞泉亭记》的艺术风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