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比较构造构主义、行为主义和精神分析学派的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主要观点,并说明各学派对心理学发展的主要贡献。

答案

参考答案:(1)各学派研究的内容、方法和主要观点:① 构造主义:研究内容:意识的结构和成分。研究方法:主张采用实验内省法(即了解人们的直接经验要依靠被试对自己经验的观察和描述)。主要观点:心理学应该研究人们的直接经验即意识,意识内容可以分解为基本要素,即人的经验(意识)可分为感觉、意像和激情状态三种元素,所有复杂的心理现象都是由这些元素构成的。② 行为主义:研究内容:环境对人和动物、外显行为的影响。研究方法:反对内省,主张用实验方法。强调科学心理学研究的对象只是能够由别人客观观察和测量的外显行为,提出刺激-反应(S-R)模式。主要观点:行为主义有2个重要特点:A.反对研究意识,主张心理学研究行为,认为心理学是行为而不是意识的科学;B.反对内省,主张用实验方法。③ 精神分析学派研究内容:重视动机和无意识现象的研究。研究方法:精神分析方法——通过解释梦和自由联想等手段的一种临床技术。主要观点:肯定“无意识”的存在,认为儿童时期的无意识经验是人格特征与心理障碍的根源。(2)各学派对心理学发展的主要贡献:① 构造主义作为科学心理学的第一个流派,倡导实验心理学,促进了对心理问题的实验研究。② 行为主义的产生,在世界心理学界产生很大反响,扩大了心理学的研究领域,对心理学走上客观研究道路有积极作用。③ 精神分析学派在欧洲影响很大,其方法至今仍广泛使用,开拓了潜意识研究的新领域,其理论对人格、动机等诸多领域的心理学研究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

在地面上,行走是指用双腿克服地球引力,轮流迈步,从一处地面走向另一处地面。但在太空轨道飞行的失重环境中,失重将行走的概念完全搞乱了。在航天器密封座舱中行走,只要用脚、手或身体任何部位触一下舱壁或任何固定的物体,借助反作用力,就可以飘飞到任何想去的地方。座舱里充满空气,划动四肢也可前进,因此行走范围是立体的。
随着航天事业的发展,有大量工作需要航天员走出密封座舱,这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太空是高真空、强辐射和极端温度环境,还有微流星体伤害,必须身着舱外活动航天服以保证生命安全,但也不能立即走出密封座舱,因为还要吸纯氧排氮。由于氧气助燃,容易引起火灾,所以密封座舱中一般不用纯氧,而用以氧、氮为主的混合气体。这样,航天员体内便存在大量的氮。这些氮不像氧和二氧化碳那样会与血红蛋白和缓冲物质起化学作用,而是物理地溶解在血液和脂肪组织中。目前,密封座舱中一般采用与地面相同的1个大气压,即760毫米汞柱.而舱外活动航天服一般采用210毫米汞柱压力。这样,穿上航天服后,体外压力降低,溶解在脂肪组织中的氮便游离出来。由于脂肪组织中的血液供应较差,流动量不大,不能将氮气迅速地通过血液带到肺部排出,因而会在血管内外形成气泡,堵塞血管,形成气胸。这就是减压病。为了防止减压病,必须在出舱前吸纯氧,使体内的氮气逐渐排出。吸纯氧的时间长短,根据密封座舱中氮的含量多少而定。若氮气与地面大气中的比例相同,即占78.09%,则需要吸纯氧3小时。如果将舱外活动航天服的压力提高到380毫米汞柱以上。穿上它出舱行走,也不会产生减压病,但制造这种舱外活动航天服,不仅材料、工艺等方面的要求更高,而且会增加穿着后活动的困难。
在太空中,八面无着,双脚无用武之地,必须靠太空机动器来移动身体的位置。目前用的是喷气设备,安放在舱外活动航天服背部,叫喷气背包,通过三个自由度六个方向上的喷嘴喷气,以达到向任何方向运动的目的。另外,太空真空环境中没有空气传播声音,因此,在太空行走时,必须靠航天服背部的无线电通信背包与同事联系。困难还不止这些。比如,太空里没有任何参照物,人容易迷失方向,失去远近感。
当然,太空行走不仅仅是在太空轨道飞行时的行走,还有在其他天体上的行走。比如在月球上行走。登月航天员的经验告诉我们,由于月面没有空气,因而没有空气阻力,加上重力只有地球重力的1/6,如果像在地球上那样双脚轮流迈步,走起来会轻飘飘的,一蹬地身体就会弹得老高,一步能跨出老远,感觉很别扭,还不如像袋鼠一样双脚并齐,向前踊跃蹦跳感到舒适。假如到木星那样巨大的行星上去。其比地球大300多倍的质量所产生的重力及其厚密的大气,将会使人动弹不得。

下列对防止减压病的方法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吸纯氧排氮或者提高舱外活动航天服的压力

B.吸纯氧排氮并且将舱外活动航天服的压力提高到380毫米汞柱以上

C.如果舱内氮气的含量与地面大气中的比例相同,则需吸3小时纯氧

D.将舱外活动航天服的压力提高到380毫米汞柱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