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A.(选修模块3-3)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显微镜下看到墨水中的炭粒的无规则运动是热运动

B.一定量100℃的水变成100℃的水蒸汽,其分子之间的势能增加

C.晶体所有的物理性质各向异性,非晶体所有的物理性质各向同性

D.分子a从远处趋近固定不动的分子b,它们间分子力一直变大

(2)如图所示,一定质量理想气体经过三个不同的过程a、b、c后又回到初始状态.在过程a中,若系统对外界做功400J,在过程c 中,若外界对系统做功200J,则b过程外界对气体做功______J,全过程中系统______热量(填“吸收”或“出”),其热量是______J.

(3)现在轿车已进入普通家庭,为保证驾乘人员人身安全,汽车增设了安全气囊,它会在汽车发生一定强度的碰撞时,利用叠氮化钠(NaN3)爆炸时产生气体(假设都是N2)充入气囊,以保护驾乘人员.若已知爆炸瞬间气囊容量为70L,氮气的密度ρ=1.25×102Kg/m3,氮气的平均摩尔质量M=0.028kg/mol,阿伏加德罗常数NA=6.02×1023mol-1,试估算爆炸瞬间气囊中N2分子的总个数N(结果保留一位有效数字).

C.(选修模块3-5)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

A.β衰变现象说明电子是原子核的组成部分

B.目前已建成的核电站的能量来自于重核裂变

C.一个氢原子从n=3的激发态跃迁到基态时,最多能产生3种不同频率的光子

D.卢瑟福依据极少数α粒子发生大角度散射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2)当具有5.0eV能量的光子照射到某金属表面后,从金属表面逸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是1.5eV.为了使该金属产生光电效应,入射光子的最低能量为______

A.1.5eV         B.3.5eV           C.5.0eV           D.6.5eV

(3)总质量为M的火箭被飞机释放时的速度为v0,方向水平.释放后火箭立即向后以相对于地面的速率u喷出质量为m的燃气,则火箭相对于地面的速度变为______.

答案

A、(1)A、显微镜下观察到墨水中的小炭粒做布朗运动,是对液体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反映.故A错误

B、一定量100℃的水变成100℃的水蒸汽,吸收热量,内能增加,动能不变,所以其分子之间的势能增加,故B正确

C、单晶体的物理性质是各向异性的,而多晶体和非晶体是各向同性的.故C错误

D、当分子之间距离大于r0时,分子力表现为引力,随着分子间距减小,分子力先增大后减小;分子之间距离小于r0时,分子力表现为斥力,随着分子间距减小,分子力逐渐增大;故D错误

故选B.

(2)b过程气体体积不变,外界对气体做功为零.在过程a中,若系统对外界做功400J,在过程c 中,若外界对系统做功200J,b过程外界对气体做功为零.

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U=W+Q研究全过程

0=-400+200+Q

Q=200J

所以全过程中系统吸收热量,其热量是200J

(3)设N2气体摩尔数n,则 n=

ρV
M
,气体分子数N=nNA  

代入数据得:n=2×1026

C、(1)A、β粒子是原子核衰变时由中子转化而来,不能说明原子核中含有电子.故A错误.

B、目前已建成的核电站以铀为燃料,其能量来自于铀核的裂变.故B正确.

C、因为它是一个氢原子,一个氢原子最多从第三级跳到第二级,再跳到第一级,这样放出两条谱线.如果从第三级跳到第一级,这个氢原子就只放了一条谱线.故C错误.

D、卢瑟福依据极少数α粒子发生大角度散射,认为只有原子的所有正电荷和几乎全部质量都集中在一个中心,才能发生大角度偏转,从而提出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故D正确.

故选BD.

(2)由从金属表面逸出的电子具有最大的初动能是1.5eV.而入射光的能量为5.0eV.则该金属的逸出功为3.5eV.而不论入射光的能量如何变化,逸出功却不变.所以恰好发生光电效应时,入射光的能量最低为3.5eV.

故选:B

(3)根据整个火箭喷出质量为m的燃气前后动量守恒列出等式

Mv0=-mu+(M-m)v

v=

Mv0+mu
M-m

故答案为:A、(1)B

(2)0,吸收,200

(3)爆炸瞬间气囊中N2分子的总个数是2×1026

C、(1)BD

(2)B

(3)

Mv0+mu
M-m

单项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