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综合题

(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郑观应(1842年—1922年)是中国近代前期著名的思想家、实业家。他认为,“以商战为本,以兵战为末。若舍本而求末,入不敷出,徒知聚敛,不复开源,转令民不聊生,盛亦难恃。”(《盛世危言》)他说:“宪法乃国家之基础,……政治关系实业之盛衰。政治不改良,实业万难兴盛。查欧荚政治革命,商人得参与 * * ,于是人民利益扩张,实业发达。余平日历查西人立国之本,体用兼备。育才于书院,论政于议院,君民一体,上下同心,此其体;练兵,制器械、铁路、电线等事,此其用。中国遗其体效其用,所以事多扦格,难臻富强。”                  

——摘编自夏东元、易惠莉《郑观应传》、《郑观应评传》

(1)据材料,概括郑观应的主要思想。(6分)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思想产生的背景,指出其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9分)

答案

(1)发展工商业,与外国进行商战;实行政治改良,赞成君主立宪;建立新式学堂,培养人才;反对“中体西用”。(6分,任答三点即可)

(2)背景:列强侵略,民族危机日益加深;中国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民族工业兴起;西学东渐。(4分)

影响:有利于中国工业化的发展;为维新思想发展奠定了基础;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推动了中国政治近代化。(5分)

题目分析:(1)主要思想从材料一中“以商战为本,以兵战为末”“ 宪法乃国家之基础,……政治关系实业之盛衰”“育才于书院,论政于议院,君民一体”和“中国遗其体效其用,所以事多扦格,难臻富强”的信息可归纳出发展工商业,与外国进行商战,实行政治改良,赞成君主立宪,建立新式学堂,培养人才,反对“中体西用”。

(2)第一小问背景联系所学知识,抓住19世纪后期的时代特征,从政治、经济、思想等角度来归纳即可;第二小问影响从其思想主张来分析,如主张商战可归纳出有利于中国工业化的发展;主张君主立宪制可归纳出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推动了中国政治近代化,为维新思想发展奠定了基础。

单项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