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不定项选择

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及相关规定,下列哪些行为属于不正当竞争行为

A.以胁泊的手段获取权利人的商业秘密

B.经营者销售或者购买商品,以明示方式给对方折扣,并如实人账

C.擅自使用知名商品特有的装潢,使购买者误认为是该知名商品的

D.进行抽奖式的有奖销售,最高奖的金额为3000元

答案

参考答案:A,C

解析:[知识点] 不正当竞争的种类
《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五条规定,经营者不得采用下列不正当手段从事市场交易,损害竞争对手:(一)假冒他人的注册商标;(二)擅自使用知名商品特有的名称、包装、装潢,或者使用与知名商品近似的名称、包装、装潢,造成和他人的知名商品相混淆,使购买者误认为是该知名商品;(三)擅自使用他人的企业名称或者姓名,引人误认为是他人的商品;(四)在商品上伪造或者冒用认证标志、名优标志等质量标志,伪造产地,对商品质量作引人误解的虚假表示。A、C选项分别属于其中的第(一)项和第(二)项,因此是正确答案。《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八条规定,经营者不得采用财物或者其他手段进行贿赂以销售或者购买商品。在帐外暗中给予对方单位或者个人回扣的,以行贿论处;对方单位或者个人在帐外暗中收受回扣的,以受贿论处。经营者销售或者购买商品,可以以明示方式给对方折扣,可以给中间人佣金;经营者给对方折扣、给中间人佣金的,必须如实入帐;接受折扣、佣金的经营者必须如实入帐。可见,以明示方式给对方折扣并如实入账不属于不正当竞争行为,B选项不是本题的正确答案。《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十三条规定,经营者不得从事下列有奖销售:(一)采用谎称有奖或者故意让内定人员中奖的欺骗方式进行有奖销售;(二)利用有奖销售的手段推销质次价高的商品;(三)抽奖式的有奖销售,最高奖的金额超过5000元。由此可知,最高奖的金额为3000元的抽奖式的有奖销售行为不构成不正当竞争行为,故D选项不是本题的正确答案。
综上,本题答案为:A、C。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一篇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魏文侯卜子夏、田子方为师。每段干木之庐必式①。四方贤士多归之。

使乐羊伐中山,克之;以封其子击。文侯问群臣曰:“我何如主?”皆日:“仁君。”任座曰:“君得中山,不以封君之弟以封君之子,何谓仁君!”文侯怒,任座出。次问翟璜,对曰:“仁君。”文侯曰:“何以知之?”对曰:“臣闻君仁则臣直。向者任座之言直,臣是以知之。”文侯悦,使翟璜召任座而反之,亲下堂迎之,以为上客。

文侯与田子方饮,文侯曰:“钟声不比乎?左高。”田子方笑。文侯曰:“何笑?”子方曰:  “臣闻之,君明乐官,不明乐音。今君审于音,臣恐其聋于官也。”文侯曰:“善。”

子击出,遭田子方于道,下车伏谒。子方不为礼。子击怒,谓子方曰:“富贵者骄人乎?贫贱者骄人乎?”子方曰:“亦贫贱者骄人耳,富贵者安敢骄人!国君而骄人则失其国,大夫而骄人则失其家。失其国者未闻有以国待之者也,失其家者未闻有以家待之者也。夫士贫贱者,言不用,行不合,则纳履而去耳,安往而不得贫贱哉!”子击乃谢之。

文侯谓李克曰:“先生尝有言曰:‘家贫思良妻,国乱思良相。’今所置非成则璜,二子何如?”对曰:“卑不谋尊,疏不谋戚。臣在阙门之外,不敢当命。”文侯曰:“先生临事勿让!”克曰:“君弗察故也。居视其所亲,富视其所与,达视其所举,穷视其所不为,贫视其所不取。五者足以定之矣,何待克哉!”文侯曰:“先生就舍,吾之相定矣。”李克出,见翟璜。翟璜曰:“今者闻君召先生而卜相,果谁为之?”克曰:“魏成。”翟璜忿然作色曰:“西河守吴起,臣所进也。君内以邺为忧,臣进西门豹。君欲伐中山,臣乐羊。中山已拔,无使守之,臣进先生。君之子无傅,臣进屈侯鲋。以耳目之所听睹记,臣何负于魏成!”李克曰:“子言克于子之君者,岂将比周以求大官哉?君问相于克,克之对如是。所以知君之必相魏成者,魏成食禄千钟,什九在外,什一在内;是以得卜子夏、田子方、段干木。此三人者,君皆师之;子所进五人者,君皆臣之。子恶得与魏成也!”翟璜逡巡再拜曰:“磺,鄙人也,失对,愿卒为弟子!”

(节选自《资治通鉴·周纪一》)

注释 ①式:通“轼”。古代车厢前扶手的横木。在这里的意思是低头抚轼,表示敬意。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每过段干木之庐必式过:经过

B.文侯怒,任座趋出趋:驱赶

C.君欲伐中山,臣进乐羊进:举荐

D.子恶得与魏成比也比:并列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魏文侯以卜子夏、田子方为师/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

B.文侯问于群臣曰/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C.所以知君之必相魏成者/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D.不以封君之弟而以封君之子/秦王与群臣相视而嘻小题3: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都能表现魏文侯善于“纳谏”的一组是

①每过段干木之庐必式  ②使翟璜召任座而反之,亲下堂迎之 ③“今君审于音,臣恐其聋于官也。”文侯曰:“善。”   ④钟声不比乎?左高。 ⑤亦贫贱者骄人耳,富贵者安敢骄人   ⑥先生就舍。吾之相定矣

A.①⑤⑥

B.②③⑥

C.②③④

D.①④⑤小题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魏文侯派遣乐羊讨伐中山国,却将其封给了自己的儿子,任座据此对魏文侯“仁君”之说提出质疑。

B.在田子方看来,国君对人骄傲就将亡国,大夫对人骄傲就将失去封地。惟有贫贱之士无所畏惧,不在乎什么“言不用,行不合”。

C.在如何识别人上,李克向文侯提供了五项标准,并得到了文侯的认可,文侯据此选定了李克为国相。

D.翟璜曾向李克探听国相的人选,当得知国相人选不是自己时,勃然大怒,继而历数自己的功劳,指责李克,在李克解释原因后,翟璜承认自己错了,愿意做他的弟子。小题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7分)

(1)臣闻君仁则臣直。向者任座之言直,臣是以知之。(3分)

(2)卑不谋尊,疏不谋戚。臣在阙门之外,不敢当命。(4分)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