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阅读以下说明,回答问题1至问题3。
【说明】
在信息时代高速发展的今天,需要及时将重大方针政策尤其是经济信息传达到各地,同时将各地的信息反馈到决策部门,以及各类决策的上行下达、各部门之间的讨论交流,如果采用集中会议的方式,将花费大量的时间和金钱。通过视频会议系统的建设,可以进行更有效的沟通。基于高清会议电视平台,实时传送高清晰图像和语音,使各地的交流更加直观。通过视频会议系统,可以吸纳更多的人员参加会议。此外,在利用电视会议来进行问题研究、方案制定时,可以随时方便地增加一些与会代表,真正做到集思广益。通过数据会议,可实现;经济信息、工作报表的传送,图纸、文件及资料的传递,互动的点评、分析,幻灯片的传送及修改等功能。
要求设计一个视频会议系统方案,实现以下功能:
(1)在各会场之间实现会议电视的功能,包括图像、语音交互,流媒体广播以及会议的组织、控制等。
(2)在主会场可对会议进行实时控制和监测,并可将控制权下放给其他分会场。
(3)可将各会场接收到的会议信息,以流媒体的方式实时在网络上进行广播,各个桌面电脑用户无需会议电视设备投入(只需一台PC机)即可接收到会议或培训教学的图像和语音信息。
(4)领导可通过在办公室的电脑上配置桌面视讯系统加入会议当中,该领导讲话时所有会场都能观看该领导图像,并听到讲话内容。
(5)通过管理员视频坐席,会议管理员可以任意选看所有会场情况,然后根据需要,通过MCU管理平台将广播端自由切换到相应的会场,从而做到可视的监控功能。

【问题2】简述视频会议系统标准H.320和H.323,并说明这两种协议之间如何实现互通。

答案

参考答案:

解析:(1)H.320标准。H.320标准于1990年制定,是视频会议的早期建议之一,主要针对窄带ISDN网。由于窄带ISDN网是一种基于电路交换的网络,因此H.320标准主要满足和适应电路交换的特性。H.320标准的视频会议被广泛用于VSAT、DDN、ISDN等电路交换网络。电路交换的特点是面向连接,传输速率和时延稳定,时延小,误码率低,因此,视频会议的质量容易得到保证。但它的缺点是连接固定,除了在ISDN网上可以进行拨号外,其他网络应用都必须进行点对点的永久连接,带宽利用率较低,开放性很差,设置连接也不方便。从1993年开始,在我国引进建设的视频会议网绝大部分都采用H.320标准视频会议,并建立在VSAT、DDN、E1专线、ISDN等网络上,极大地限制了视频业务的进一步拓展。 (2)H.323标准。H.323标准涵盖了音频、视频及数据在以IP包为基础的网络 (LAN、Extranet和Internet)上的通信。建立H.323标准是为了允许不同厂商的多媒体产品和应用能够互操作。对于范围广泛的基于IP网络的多媒体通信应用来说,H.323标准是非常重要的构件。另外,该标准也允许通过ISDN和POTS与基于PPP的网络直接相连。该标准范围广,涵盖了各种独立设备、个人计算机技术以及点对点和点对多点视频会议。该标准解决了视频会议中呼叫与会话控制、多媒体与带宽管理等许多问题。 (3)H.320与H.323系统的互通。H.320协议是基于窄带ISDN网络的多媒体通信标准,基于电路交换的网络;H.323协议是基于分组交换的网络的多媒体通信标准。两者都是基于网络的多媒体通信标准,所采用的音频和视频压缩算法是一样的。通过以上H.320协议和H.323协议会议电视标准的对比可知,通过Gateway(网关)就可以实现这两种不同协议之间的转换。 ①两种会议系统之间的互通包括以下内容:H.320终端和H.323终端点对点互通; H.320终端加入H.323上MCU的会议;H.323终端加入H.320上MCU的会议;H.320上MCU的会议和H.323上MCU的会议进行级联。 ②网络管理的互通。H.320视频会议系统基本上没有真正意义的网络管理,只是对终端、MCU有远端拨号控制功能,可以用调制解调器远端拨号配置和维护终端,实现召开和预定会议、掌握会议控制权等功能。H.323视频会议系统的网络管理能力比H.320视频会议系统要强很多,H.323视频会议系统的网管基于TCP/IP协议中的SNMP(简单网络管理协议),包括对终端和MCU的管理、配置及维护等,都可以通过SNMP来实现。

多项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