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简答题

试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特点及其历史意义。

答案

参考答案:

(1)形成:中 * * 党为团结全国各民族一切抗日力量﹐打败日本侵略者而制定的政治路线和基本策略。

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开始﹐特别是1935年华北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要独霸中国﹐变中国为其独占的殖民地﹐从而使中日民族矛盾逐渐上升为主要矛盾。

1935年8月1日﹐中 * * 党发表了《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即《八一宣言》﹐号召各党派抛弃过去的成见﹐停止内战﹐一致对外﹐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不久﹐爆发了“一二‧九”运动﹐形成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新高潮。12月25日﹐中 * * 政治局在陕北瓦窑堡举行会议﹐通过《中央关于目前政治形势与党的任务决议》﹐正式确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战略方针。会后﹐毛 * * 在党的活动分子会议上作了《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的报告﹐论述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理论﹑路线和策略﹐批判了党内“左”倾关门主义的错误。

1936年5月﹐中华苏维埃人民共和国中央政府和中国红军革命军事委员会发表了《停战议和一致抗日通电》﹐声明愿意与一切进攻红军的武装部队停战议和﹐一致抗日。8月25日﹐中 * * 党中央委员会致书中国国民党﹐提议国共两党结成抗日统一战线。9月1日﹐中 * * 书记处向全党发出《中央关于逼蒋抗日问题的指示》﹐主动调整抗日统一战线政策﹐改变过去“抗日反蒋”的口号﹐确定“逼蒋抗日”的总方针。与此同时﹐中 * * 党与当时在西北进攻红军的东北军将领张 * * ﹑西北军将领杨虎城实现了停战﹐并结成了共同抗日的同盟关系。同年12月12日爆发了西安事变。在中 * * 党的正确主张下﹐西安事变得到和平解决﹐迫使国民党政府停止了内战﹐从此初步形成了国共两党合作的新局面。1937年2月中 * * 致电国民党五届三中全会﹐提出实行国共合作共同抗日的五项国策和四项保证。国民党五届三中全会经过激烈斗争﹐通过了实际上接受中 * * 党关于国共两党合作抗日的决议案。“七七”事变后﹐中 * * 将《中 * * 党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送交国民政府。在中 * * 党和全国人民的推动下﹐9月22日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发表了中 * * 党的宣言﹐次日﹐蒋介石发表承认中 * * 党在全国合法地位的谈话。至此﹐中 * * 党倡导的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2)特点:中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世界上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同国民革命时期国共合作革命统一战线相比,有着新的历史特点。

1)它的成分极其广泛复杂。因为这个统一战线的任务和目标是团结全民族,反抗侵入国土的日本帝国主义。因此参加统一战线的不仅包括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而且还包括中小地主、甚至包括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当权派国民党蒋介石集团。这是中国近代革命史上空前未有的。

2)它是以国共两党的两个 * * 、两个军队合作为基础的。一个是国民党领导的全国 * * 和军队,一个是 * * 党领导的局部 * * 和军队。其中, * * 党及其领导下的革命军队和抗日根据地是它的中心支柱。这种两个 * * 、两个军队的合作,成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突出的特点。

3)这个统一战线没有一个为国共两党所共同承认和正式公布的政治纲领,没有一个统一战线的正式机构。在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过程中, * * 党曾先后提出成立“民族联盟”,实行“党内合作”、成立“国共两党委员会”等作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组织形式;提出《国共两党抗日救国协定草案》、《民族统一纲领草案》、《中 * * 抗日救国协定草案》等作为国共合作抗日的共同纲领,但均为蒋介石所拒绝。最后,双方不得不采取一种特殊的方式,即没有成文,不固定,遇事协商,临时解决两党有关的问题。

总之,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实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件大事,这是国共两党双方共同努力的结果。但是,必须看到的是,由于没有一个共同纲领,也没有合作的具体组织形式,蒋介石集团虽然承认了 * * 党的合法地位,但不承认两党的平等地位;特别在如何抗日救国的问题上,还存在着原则的分歧。因此,中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将在曲折的道路上前进。

(3)历史意义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有着重大的历史意义:

1)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式形成,表明了蒋介石国民党“攘外必先安内”政策的破产。证明了我党提出的“国共合作,共同抗日”的主张,符合历史潮流,深得民心。

2)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后,使中国革命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这就是全民族奋起抗战的民族革命时期,对于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发生决定性的作用。

3)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它“在中国革命史上开辟了一个新纪元,这将给予中国革命以广大的深刻的影响”。使我们党摆脱了以往狭小的处境,走向一个广阔的天地。此后,我们党利用这个统一战线,迅速发展了工人、农民、青年、妇女运动;猛烈地扩展了人民武装和 * * ;很快地发展和壮大了我们党的力量。这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牢固的基础。同时,人民革命力量的新发展,又极大地促进了中国民主革命胜利的步伐。

单项选择题 A型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①有人说,人一辈子只做三件事:自己的事,他人的事,老天爷的事。

       ②我认为,人一辈子只做两件事:饿了吃饭,困了睡觉。

       ③因为,人一辈子能把饭吃得很香,把觉睡得很甜,确实是不容易的事。

       ④年轻时,林清玄因为失恋而痛苦不堪,吃饭不香,睡觉不甜。

       ⑤禅师告诉他:“人,需要修炼。”

       ⑥林清玄问:“怎么修炼啊?”

       ⑦禅师说:“饿了吃饭,困了睡觉。”

       ⑧林清玄反问:“难道吃饭、睡觉也得修炼吗?”

       ⑨禅师说:“同样是吃饭,同样是睡觉,却有不一样的结果。凡人吃饭时,左顾右盼,想这想那,千般计较,万般思虑;睡觉时,颠倒梦寐,梦这梦那,思绪万千。修行者,吃饭就是吃饭,睡觉就是睡觉,别无他念啊!”

      ⑩“可是,怎么才能做到‘饿了吃饭,困了睡觉’呢?”

      “你不能左右天气,但你可以改变心情;你不能改变容貌,但你可以展现笑容。”禅师说,“求人不如求己,求己不如求心!心,应该是一池清水。心水清澈了,山鸟花树映在水面上才是美丽的。那样,日日是好日,夜夜是清宵,处处是福地,法法是善法,就没有什么可迷惑、污浊我们的了。”

      林清玄陡然开悟。

      梁漱溟也说过,人一辈子首先要解决人与物的关系,再解决人与人的关系,最后要解决人与自己的关系。只是,最后一条最难。

      人在一生中,会遇到许许多多的人和事,有些是必需的,而有些是完全用不着的,比如名利、贪心、虚荣、嫉妒、仇恨等等。这些,都是负担,应该果断地删除它!就像电脑中的垃圾文件、错误信息一样,及时删除,操作才能顺利进行。人生,就是一步一步走,一点一点扔。走出来的是路,扔掉的是包袱。这样,路就会越走越长,心就会越走越静。 (选自《读者》2010年第6期)

1.文章第段中“走出来的是路,扔掉的是包袱”一语中的“包袱”指的是什么?请结合前后文说说。

   答:                                                                                                                                        

2.结合语境对划线句“心,应该是一池清水。心水清澈了,山鸟花树映在水面上才是美丽的”作简要赏析。

    答:                                                                                                                                                  

3.仿写文中句子,使之构成一组符合语境的排比句。

     你不能左右天气,但你可以改变心情;你不能改变容貌,但你可以展现笑

                                                                                                                                                               

4.请给这篇文章拟个恰当的标题。(10字以内)

                                                                                                             

5.梁漱溟说解决人与自己的关系是最难的,你是怎样理解的?请你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谈一谈。

     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