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钢筋混凝土梁中,箍筋的主要作用是()。
A.承受由于弯矩作用而产生的拉力
B.承受由于弯矩作用而产生的压力
C.承受剪力
D.承受因混凝土收缩和温度变化产生的应力
参考答案:C
解析:这是一道有关建筑结构技术要求的题,主要考核钢筋混凝土梁中箍筋配置的知识点。有一定的专业性,但对于专业基础知识扎实的考生,此题不难。 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ー2002,箍筋主要是承担剪力的,在构造上还能固定受力钢筋的位置,以便绑扎成钢筋骨架。箍筋常采用HPB235钢筋(现已淘汰),其数量(直径和间距)由计算确定。 有时计算不需要箍筋,对高度大于300mm的梁,也应沿梁全长按照构造均匀设置,箍筋的直径根据梁高确定。当梁高小于800mm时,直径不小于6mm;当梁高大于800mm时,直径不小于8mm;梁中配有计算需要的纵向受压钢筋时,箍筋直径尚应不小于d/4(d为纵向受压钢筋的最大直径)。箍筋的最大间距不得超过规范的有关规定。 箍筋的肢数有单肢、双肢和四肢等。当梁宽b≦120mm时,采用单肢箍;120mm∠b∠350mm时,采用四肢箍。为了固定箍筋,以便与纵向受力钢筋形成钢筋骨架,当一排内纵向钢筋多于5根,或受压钢筋多于3根,也采用四肢箍。 故本题的正确项为“C.承受剪力”。 注:《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已更新为《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ー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