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简答题

结合学术研究的新成果试析抗日战争胜利的代价。

答案

参考答案:

抗日战争胜利的代价:

日本侵华战争给中国社会带来了巨大灾难。它不仅严重破坏了中国国家安全、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给中国造成巨大的物质财产损失,对中国经济、文化事业产生毁灭性影响,对中国社会发展与进步产生严重滞碍作用,同时,在抗击日本侵略的战争中,中国人民蒙受了空前的生命牺牲,中国人口遭到同样惨重的损失。中国人民为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付出了空前惨重的代价,经过利用1953年全国第一次人口普查的主要数据,结合民国时期人口发展相关指数,对1937年及1945年中国人口实际保有的可能数进行了逆测,并由此做出中国抗战时期人口损失的总体估计。得出有关中国抗战时期人口损失的初步研究结论:中国抗战直接人口损失可累计之估计数为2062万人,合可累计之战争直接伤残人口,军民伤亡最低限为3480万人;同时,我们认为,中国抗战直接伤亡人口合计应在4100万上,合战时失踪被俘等项数字,战争直接给中国造成的死亡、伤残及失踪等项人口损失共计超过4500万人;而从人口损失的角度看,抗日战争时期中国人口损失总数应在5000万人以上。中国战场不仅牵制打击了日军,成为太平洋战场的主战场,也在战略上支援和策应了欧洲战场,为世界反法西斯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4.评析国民政府迁都重庆的原因及其意义。

(1)原因:

1)南京失手后,国民政府没有直接迁都重庆,而是选迁往武汉,在日军进逼武汉的时候才迁往重庆的,从地图上看,这三地都位于长江旁边,当时在陆路交通不太方便的情况下,从水路撤退显然更为合适。

2)重庆的战略意义在于深居内陆,日军无法深入,根据日军当时的人力和补给,锋芒最多只能延伸到武汉附近,如果有能力进逼重庆,还有可能再次迁都。

3)四川人口众多,物产丰富,在人力物力上都能长期支撑,而在四川,当时最重要的城市首选重庆,因为重庆为西南最大的工商业城市和经济中心,与西南各省联系密切,且有四川天险为屏障,有西南西北两大国际交通线为依托。

(2)意义:重庆成为抗战大后方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社会,外交活动与统治中心,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远东战区的指挥中枢,与整个国家的政治事务中发挥首脑中枢和灵魂的重要作用。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1题。

齐桓公求管仲

桓公自莒反于齐,使鲍叔为宰,辞曰:“臣,君之庸臣也。君加惠于臣,使不冻馁,则是君之赐也。若必治国家者,则非臣之所能也。若必治国家者,则其管夷吾乎。臣之所不若夷吾者五:宽惠柔民,弗若也;治国家不失其柄,弗若也;忠信可结于百姓,弗若也;制礼义可法于四方,弗若也;执枹鼓立于军门,使百姓皆加勇焉,弗若也。”桓公曰:“夫管夷吾射寡人中钩,是以滨于死。”鲍叔对曰:“夫为其君动也。君若宥而反之,夫犹是也。”桓公曰:“若何?”鲍子对曰:“请诸鲁。”桓公曰:“施伯,鲁君之谋臣也,夫知吾将用之,必不予我矣。若之何?”鲍子对曰:“使人请诸鲁,曰:‘寡君有不令之臣在君之国,欲以戮之于群臣,故请之。’则予我矣。”桓公使请诸鲁,如鲍叔之言。

庄公以问施伯,施伯对曰:“此非欲戮之也,欲用其政也。夫管子,天下之才也,所在之国,则必得志于天下。令彼在齐,则必长为鲁国忧矣。”庄公曰:“若何?”施伯对曰:“杀而以其尸授之”庄公将杀管仲,齐使者请曰:“寡君欲亲以为戮,若不生得以戮于群臣,犹未得请也。请生之。”于是庄公使束缚以予齐使,齐使受之而退。   

8.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准确的一项是

A.君加惠于臣               加:增加

B.治国家不失其柄           柄:根本

C.是以滨于死               滨:同“濒”,迫近

D.若不生得以戮于群臣       生:活着

9.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使不冻馁,则是君之赐也

四方之民归之,若水之归下也

B.执枹鼓立于军门,使百姓皆加勇焉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

C.令彼在齐,则必长为鲁国忧矣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D.于是庄公使束缚以予齐使

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10.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准确的一项是

A.文章叙述了鲍叔向齐桓公推荐管仲并设巧计派人迎回管仲的故事,表现了鲍         叔对管仲之才正确而深刻的了解。

B.文章叙述鲍叔向齐桓公推荐管仲的理由,目的是反映出鲍叔和管仲的深厚友         谊,赞颂鲍叔举贤荐能的高风亮节。   

C.文章通过叙述齐桓公倾听鲍叔推荐管仲的理由并采纳他建议的过程,赞扬了齐桓公重视人才、不计前嫌的博大胸怀。

D.文章选取了鲍叔和齐桓公关于求取贤才管仲的一段精彩言论,语言时而缜密,        时而简括,充分显现了先秦历史散文的特点。   

11.以上两则文言文中划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如其礼乐,以俟君子。(3分)

译文:

(2)夫为其君动也。君若宥而反之,夫犹是也。(4分)

译文:

(3)寡君有不令之臣在君之国,欲以戮之于群臣,故请之。(3分)

译文:

单项选择题